近年来,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工业互联网通过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大规模工业领域,推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实现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紧密协同,赋能各行业发展与产业融合。
另外,据统计,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总投资规模已超1700亿元,未来在试点城市成功的建设经验和样例基础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望快速复制拓展到其他城市,后续建设进程有望加速。
据测算,2019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分别为0.049万亿元、1.775万亿元、1.58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带动各行业的增加值规模持续提升。
不过,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完善,且行业空间高达万亿级。因此,对于新入行的后来者来说,城市综合管廊虽有较高门槛,但也存在前所未有机遇。
在管廊建设中,尽管中铁、中建和中治等大型综合央企承包了大量建设业务,但管廊建设是项庞大的工程,所以与之相关的业务市场也是非常大的,包括投融资、咨询、设计、运营等方面。
地下综合管廊具有建设难度大,投资体量大等特点,需要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投融资能力的企业参与建设,将给建筑类上市公司带来直接的业务增量。首先收益的为具备较强地下综合管廊设计能力的企业,设计处在项目的最前端,壁垒较高,优质企业有望突破地域限制收获大单。其次为具备较强地下工程施工能力和投融资能力的企业,土木工程建设,也就是管廊的挖掘和建设,包括了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例如盾构机)。
在管廊建设中,尽管中铁、中建和中治等大型综合央企承包了大量建设业务,但管廊建设是项庞大的工程,所以与之相关的业务市场也是非常大的,包括投融资、咨询、设计、运营等方面。
地下综合管廊具有建设难度大,投资体量大等特点,需要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投融资能力的企业参与建设,将给建筑类上市公司带来直接的业务增量。首先收益的为具备较强地下综合管廊设计能力的企业,设计处在项目的最前端,壁垒较高,优质企业有望突破地域限制收获大单。其次为具备较强地下工程施工能力和投融资能力的企业,土木工程建设,也就是管廊的挖掘和建设,包括了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例如盾构机)。
2019年,工业互联网带动制造业的增加值规模达到1.469万亿元,在19个行业中位居首位。工业互联网带动增加值规模超过千亿的行业已达到9个,展现出工业互联网在各个具体行业的赋能效果。
目前,全国范围内综合管廊的建设工程已经开始陆续推进。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昆明等城市已建有综合管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设里程约1700公里。
在第一产业上。第一产业包括林、牧、渔业在内的农业,据测算,2019年,工业互联网带动农业增加值规模为493.35亿元,名义增速达到23.92%,增速同比提升9.41%,增速比较明显;带动就业38.77万人。预计2020年,工业互联网带动农业增加值规模为591.36亿元,新增就业人数5.15万人,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43.92万人。
比如地下综合管廊的环境较为潮湿,尤其是排污领域,故塑料管道产品的优势较大。针对这点,伟星新材、永高股份和顾地科技等塑料管道生产企业就抓住了机遇。伟星新材开发用于给水、排水、排污、燃气、采暖、电力等产品,成为了国内PP-R管道行业的技术先驱与龙头企业;顾地科技为国内给排水管道、电力通信管道提供商,主营塑料管道,在城市排水、排污等领域,拥有较强的市场地位;而永高股份也成为了国内塑料管道产品大型供应商。
但目前来看,工业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情况还显著低于工业与服务业,实现工业互联网与农业的融通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十三五”期间是一个综合管廊的建设高峰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建、中冶、中铁等几大央企占据了绝大部分综合管廊的投资建设市场,特别是中建现在的在建里程已经达到1300多公里,规模和创新技术领先国内管廊建设。
在第二产业上。工业互联网正在不断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企业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优化起到显著作用,在制造业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低成本、高产出的传统优势制造业转向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的新型优势制造业。
管材生产企业可紧抓国家大力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契机,在产品质量、技术方面多做研发,弥补现有不足,争取更多入廊机会。
据测算,2019年,工业互联网带动制造业的增加值规模达到14694.68亿元,名义增速为18.41%;带动就业1154.77万人。预计2020年,工业互联网带动制造业的增加值规模将达到15609.09亿元,新增就业人数5.53万人,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1159.30万人。
据纳佰川资本报告,截至2017年,大型央企中冶、中铁、中建三大元首的市场份额由年初的62%,提升至73%,占绝大部分江山,具体在建包括中国十九冶集团、上海宝冶集团、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中国二十冶集团、中国二冶集团、中冶东方、中冶交通建设中交隧道局、中交四公局、中交一航等数百家颇具规模的项目公司承包等。
在第三产业上,工业互联网通过优化供应链,改善流通环节运作,降低服务业运维和沟通成本,赋能第三产业提速增质发展。推动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将有利于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促进生产力发展。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发展为管材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目前塑料管道产品应用多以“埋地”为主,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建中需要解决架空过程中出现的连接无脱开、管道的支撑与固定等问题,符合相关规范及标准中对防水、防火、耐久性等要求的管道产品,都可以在地下综合管廊中应用。
据测算,2019年,工业互联网带动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规模为2523.90亿元,名义增速为22.69%,增速同比提升3.32%;带动就业198.34万人。
举例隧道股份。隧道股份的产业链覆盖上游基础设施投融资、咨询、设计及下游建设、运营,全产业链参与PPP项目优势明显。去年第一季度连续斩获株洲轨道科技城路网等3个PPP项目,合计131.28亿元,预计后续将强势发力。
预计2020年,工业互联网带动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规模为2868.09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4.67万人,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213.01万人,成为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之后,第三个由互联网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万人的产业。
还有擅长地下管廊设计的苏交科和业务经验丰富的蓝英装备等企业,也在综合管廊业务发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受益于管廊行业的增长。
不止于此,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经济反弹和增长,其中,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板块之一,迎来发展新机遇。与此同时,其他板块的建设发展也为工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测算,2020年新基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新增投资约为1000亿元,将带动1960亿的产出,预计占2020年工业互联网增加值规模的5.19%。
不过,不能忽略的是,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发展出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个是核心技术和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另一个则是互联互通的通信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还有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还没有出现具备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和广领域覆盖能力的型企业,以及各行业融通发展态势尚需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