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不谈锂电产业下游的主机厂,分析锂电产业本身以及其上游的锂电材料、锂电设备等企业的业绩,可以窥见当前新能源产业的现状
随着近几天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企业2020年半年度报告的公布,锂电头部企业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已浮出水面。
首先是单就二季度而言,宁德时代当期净利达到11.95亿元,同比增长13.27%;其次是储能表现出色,其储能系统销售收入为5.67亿元,同比增长136.41%,已经接近于去年全年公司储能系统6.1亿元的销售收入;第三是发力市场,期内宁德时代境外收入达到22.4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20亿元境外营收。
市场地位方面,虽然半年度LG化学仍高居第一,但是其市场份额是从一季度的27.1%下降至23.5%;宁德时代则相反,市场份额从17.4%上升至23.5%。单以二季度论,LG化学二季度的装机量为5GWh,宁德时代为6.5GWh,宁德时代夺回市场份额第一指日可待。
在机器视觉中,这种距离计算称为离焦深度。但是到目前为止,要复制大自然,就需要配备有内部动力元件的大型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可以随时间捕获不同焦点的图像。但很明显,这限制了传感器的速度和实际应用。
从上表的5家企业看,比亚迪是一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而且,比亚迪扣非后的净利润增长,高于14.29%,达到23.75%。
该论文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了金属可以同时产生包含不同信息的多个图像,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可以同时产生两个具有不同模糊度的图像的金属材料。该金属为紧凑的深度传感而设计,由亚波长间隔的方形纳米颗粒组成。如下图所示,通过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纳米图形(在这里以红色和蓝色显示),该金属同时形成两个图像。这两幅图像模拟了跳蛛眼中分层的视网膜所捕捉到的图像。
对于电池方面而言,上半年比亚迪的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包括二次充电电池等),营收增加了7.59%,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也微增了0.24%。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工具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锂离子电池和铁电池产品,成为报告期内比亚迪快速增长的板块。
比亚迪表示,上半年发布并量产新一代电池产品“刀片电池”, 通过了有着动力电池安全试验界“珠穆朗玛峰”之称的针刺测试,重新定义了新能源安全标准,目前,该电池已经搭载比亚迪汉、新一代唐等车型上。此外,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在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在车规级IGBT芯片上,比亚迪表示将加大对第三方用户的拓展。
口罩生产也在财报中被纳入到比亚迪汽车板块中。疫情期间,比亚迪投产口罩,并迅速成为大的口罩生产商,“凭借本集团汽车业务在海外市场的良好口碑、营销服务的能力及客户合作网络优势,口罩销售给集团收入带来正面贡献。”显然,生产口罩成为了比亚迪上半年的一门重要的赚钱生意
亿纬锂能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5.55%,但到了二季度却变成同比下降27.43%。基于亿纬锂能平稳快速的发展,这当中有可疑之处。
但不同于跳蛛的是,跳蛛是通过分层的视网膜来捕获多个同时图像的,而金属则可以将光线分开,并在光敏传感器上同时形成两个不同的散焦图像。 而在获取分层图像后,为解决繁琐计算的问题,该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种超级高效的算法,来解释这两幅图像,并构建一个深度图来表示物体距离。 Zickler实验室研究人员、该论文合著者,博士QiGuo表示:“能够一起设计超表面和计算算法是非常令人兴奋的,这是创建计算传感器的新方法,它为许多可能性打开了大门。”
亿纬锂能表示,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参股公司思摩尔的影响,如果不考虑思摩尔非经常性有非现金项目计提的影响,亿纬锂能上半年的净利润将高达8.1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3.08%。
金属透镜是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因为他们有能力实现现有的和新的光学功能,比现有的镜片更有效、更快、更少体积和复杂性。光学设计和计算成像技术的突破使我们研制出了这种新型深度相机,它将为科学和技术带来广泛的机遇。 动力电池方面,亿纬锂能突出的成绩是软包三元电池海外销售快速增长;消费电池方面,TWS豆式电池则已批量供货。
展望未来,随着亿纬锂能软包电池产能的释放,以及具竞争力的TWS豆式电池抢占市场,加上电动船舶、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领域的齐头并进,亿纬锂能必将大放异彩
国轩高科表示,上半年,公司的下游客户生产经营恢复较慢,公司的生产订单、产品出货量有一定幅度下滑;同时,国内动力电池厂家新建产能逐步释放,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
不过,展望下半年,国轩还是值得期待。首先,从动力电池装机量看,国轩高科自3月以来装机量与市场份额持续回升,成为业内连续5月提升的企业之一。后期在大众的光环加持、配套车型的热销之下,仍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拓展新领域来看,国轩高科已经成功进入电动船舶、电动自行车市场,有望为未来业绩回暖提供支持
单就上半年业绩报表而言,孚能科技比国轩高科还差,因为其净利润由盈转亏了,并且才2.85亿元的营业收入,亏损却高达1.75亿元。
但孚能科技代表着软包电池的高水平。半年报披露,期内,孚能科技研发投入1.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67%,研发投入占比65.22%,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公司研发占比别为3.54%、5.59%、12.99%。
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的65.22%,能拿出这个数据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孚能科技表示,计划于未来五年将公司量产产品的能量密度由285Wh/kg提升至350Wh/kg。
展望未来,包括北汽、戴姆勒等企业在内的订单将逐步释放。潜在订单规模预计220Gwh的孚能科技,突破产能瓶颈之后,成就锂电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