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不断加大水下机器人研发投入,已成为水下机器人产量多的国家

   2021-06-21 工业品商城265
核心提示:付斌是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的工学博士,专攻水下无人机领域,先后在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澳大利亚国防学院学习和工作,积累了十几年的研发经验;而金莉萍是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理学博士,专攻数值优化领域,在优化算法开发、机器算法开发、大数据处理方面实战经验丰富,曾在澳大利亚的一家上市公司担
        付斌是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的工学博士,专攻水下无人机领域,先后在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澳大利亚国防学院学习和工作,积累了十几年的研发经验;而金莉萍是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理学博士,专攻数值优化领域,在优化算法开发、机器算法开发、大数据处理方面实战经验丰富,曾在澳大利亚的一家上市公司担任数据总监。
       英特尔宣布推出了RealSense激光雷达相机L515,据英特尔介绍,这是世界上最小、最省电的高分辨率激光雷达,每秒可捕捉数百万个深度点。L515采用专有技术创造了全新的方式,将激光雷达融入智能设备中,以3D方式感知世界,为需要视觉能力的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性能和毫米级精度。 
  在此背景下,查湃智能成立了,创立至今主要致力于水下无人机产品,曾于2016年拿下了“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新能源及环保产业类项目全国总决赛企业组一等奖。
   未来,物流业是一个可以受益于L515的高分辨率和全场景感知的市场,寻求库存管理自动化的公司将受益于产品的精确体积测量,从而使库存状态始终保持准确。许多其他的L515应用程序可以使3D扫描、医疗保健、零售、机器人等领域收益。 
  截至2020年 8月,查湃智能已获得40余项知识产权,完成了多系列、跨领域的完全自主品牌产品布局,涵盖作业型ROV、便携式ROV、AUV、水下滑翔机、水下采矿机、水下作业工具、水下采样设备、水下作业底盘等,在水利、水务、交通、油气、执法、国防、测绘、渔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工业级6轴水下机器人“海峡1号”,消费级3轴水下机器人“海岛1号”,声呐版水下机器人(用于浑浊水质下的水下检查)、水下定位版水下机器人(用于高精度的水下调研和检查)已成为其代表性产品。
    英特尔RealSense技术深度专家为新一代高质量深度相机开发了革命性的固态激光雷达,英特尔 RealSense 激光雷达相机L515具有无与伦比的深度质量和低功耗,再加上每秒生成2300万个精确深度点的能力,使其适合各种应用。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我国自古就有利用海洋资源的历史,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海洋浴场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大陆架面积超过130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海洋资源大国。
   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为89415亿元,同比增长6.2%,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7.1%,可见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精度和深度边缘保真度方面,L515独树一帜,在0.25m-9m的支持范围内提供始终如一的高精度。它还提供每秒超过2300万个精确的深度像素,以每秒30帧的速度提供1024x 768的深度分辨率。同时,L515具有内部视觉处理器、运动模糊伪影减少和短光子到深度延迟。轻量级L515消耗小于3.5瓦的功率,易于安装在手持设备上,电池寿命长,L515保留其整个寿命的深度精度,无需校准。
  不过相比日本、欧美国家,我国的海洋资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开发技术也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用于勘探的水下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庞大的海洋资源有待我们进一步通过提升技术进行勘探和发掘。
   英特尔RealSense公司副总裁Sagi BenMoshe表明,“英特尔RealSense技术被用于开发产品,让机器和设备能够以3D方式感知世界,丰富人们的生活。借助L515深度摄像头,我们很高兴能将高分辨率激光雷达性能带到市场中去。”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水下机器人开始协助人类探索海洋,伴随人类到达区域和勘探深度的不断推进,执行各种任务的水下机器人也随之诞生。
  相比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水下机器人起步比较晚,直到1977年才开始将机器人列入发展计划,8年后的1985年12月,我国首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样机才成功首航。
       激光探测和测距(lidar)是一种遥感技术,它利用激光和接收器的组合测量到物体和目标的距离。据英特尔称,其RealSense激光雷达技术不同于其他lidar技术,它使用先进的微型微机电系统(MEMS)反射镜扫描场景,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激光脉冲功率,从而实现小型、高效、高分辨率的激光雷达。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水下机器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势头,一方面国家队屡屡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持续研制出先进水下设备;另一方面,众多海归人才携先进技术加速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的百花齐放。
  据行业调查分析,2020年我国水下机器人市场总值约为580.65亿元,其中资源勘查类、安全检测类、搜索救援类以及商业应用的市场规模位列前四,分别为241.5亿元、194.3亿元、68.3亿元、63亿元。
  我国近年不断加大水下机器人研发投入,已成为水下机器人产量多的国家;销量也位列前茅,占据25%以上市场份额。在发展智慧海洋的战略助推下,我国对水下机器人的需求仍将扩大,预计至2025年还有2-3倍的增长空间,市场潜力正在不断释放,未来前景广阔。
  目前水下机器人主要有拖曳式水下机器人TUV、遥控式水下机器人ROV、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UUV和智能水下机器人AUV四大类。前两种水下机器人均带缆,由母船上人工控制;后两种水下机器均无人无缆,自主航行,分别由预编程控制和智能式控制。
  的水下机器人制造商分别为3M、宣伟涂料、Swarco AG,这三家企业约占市场份额的20%。
  我国水下机器人虽然起步晚,但在国家开发海洋资源、利用海洋资源的大背景下,近年获得了长足发展,至2020年,国内水下机器人企业已超过50家,涌现出了一批以博雅工道、深之蓝、臻迪科技鳍源科技、潜行科技、微孚智能、约肯机器人、查湃智能、兄弟路标为代表的本土企业。
  2020年11月11日,深之蓝成功融资2亿元,加上该年7月的1.2亿元B+轮融资,深之蓝年度融资额高达3.2亿元,位列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融资,也是该年度水下机器人融资额度高的公司。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