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规模化商用日渐成熟

   2021-06-21 工业品商城115
核心提示: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70 年代初期,第三代惯性技术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型陀螺、加速度计和相应的惯性导航系统,其研究目标是进一步提高INS 的性能,并通过多种技术途径来推广和应用惯性技术。  在
       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70 年代初期,第三代惯性技术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型陀螺、加速度计和相应的惯性导航系统,其研究目标是进一步提高INS 的性能,并通过多种技术途径来推广和应用惯性技术。 
  在全社会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的背景下,节能降耗、降PUE成为政府和数据中心产业的共同追求,数据中心节能降耗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日益增多,使用风电、水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的比例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孕育出了很多黑科技。
      第一代惯性导航技术指 1930 年以前的惯性技术,奠定了整个惯性导航发展的基础。牛顿三大定律成为惯性导航的理论。 
  2020年9月,阿里云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钱江经济开发区采用服务器全浸没液冷、高压直流、供配电分布式冗余、智能AI优化算法等多项节能技术进行规划设计与建造的规模大的全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正式投产。由于服务器全浸没液冷技术的大规模利用,阿里仁和液冷数据中心整体能源使用效率PUE值为1.09,达到目前世界水平;
  当前,惯性技术正处于第四代发展阶段,其目标是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小型化、数字化、应用领域更加广泛的导航系统。 
  2021年1月10日,海兰信举办了海底数据中心(UDC)阶段性测试成果发布会,展示了国内海底数据舱实物,并发布了下水测试结果——单舱PUE可达1.076
  比如随着量子传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惯性导航技术中,利用原子磁共振特性构造的微小型核磁共振陀螺惯性测量装置具有高精度、小体积、纯固态、对加速度不敏感等优势,成为新一代陀螺仪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  
  2020年,5G技术规模化商用日渐成熟,5G技术的成熟也为数据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2021年随着5G进一步普及,车联网、物联网也必将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时,会有越来越多边缘数据中心出现。
  预测显示,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416亿台,所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到79.4ZB。同时有预测显示,到2023年,企业将有超过50%的新应用部署于边缘端;到2024年,边缘应用程序的数量将增加800%。这些数据的增加都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边缘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将成为众多厂商下一步抢占市场的重点发力方向。
  展望2021年,可能在你我身边会出现很多机柜数量不过百,甚至一个机柜就是一个微型数据中心,用于边缘计算的数据中心,来支撑5G应用场景对数据“低时延、高交互”的需求。
  第二代惯性技术开始于上世纪 40 年代火箭发展的初期,其研究内容从惯性仪表技术发展扩大到惯性导航系统的应用。
  笔者预测,数据中心规模将会呈两极化趋势分散,除了越来越小的边缘数据中心以外,得益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这些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将大规模应用智能运维、远程运维、AR等技术,进一步解放人力。
  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从长远来看,规模化、集约化建设的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能充分发挥在资源、能源、管理等方面的规模效益,降低部署和运维成本。
  在远程运维应用方面,2020年,中企通信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应科院”)共同研发推出一项融合了增强现实(AR)解决方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服务,可颠覆工程师运维流程与用户体验。其中“数据中心 AR千里眼”远程运维服务(DataHOUSE AR Remote Hand),借助可穿戴式AR设备,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工作迈入新时代,并可大幅降低前端工程师和后端用户的运维时间与人力成本。通过“ 数据中心AR千里眼”可实现运维人员远程协同,解决运维方面的问题,远程进行排除故障、运维检查等操作。
  除此以外,根据IDC预测,2019-2024年人工智能年复合增长率为17.1%,到2024年人工智能收入将达到3000亿美元。人工智能将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运维、管理场景。在2020年,京东数科、优必选等公司就相应的推出了新一代智能运维、安防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应用,也为数据中心规模化、集约化及降低运维成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