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文媒体新的报道来看,虽然8英寸晶圆厂产能紧张的状况已持续了超过半年,但目前对8英寸晶圆厂的设备,依旧有很高的需求。
无处不在的无线智能,来自于关键基础架构中内置的无线连接。5G可以做到人、网、物互联,而6G可能会后把境(意境、情境等)加上来,从而实现无人不互联、无处不互联、无时不互联、无事不互联的场景。
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马库斯·韦尔登(Marcus Weldon)认为,6G将是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对人类和机器的第六感体验”。
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马库斯·韦尔登(Marcus Weldon)认为,6G将是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对人类和机器的第六感体验”。
芯片制造商对8英寸晶圆厂的设备需求依旧强劲,是英文媒体援引产业链消息人士的透露报道的。
近日,日本NTT集团设备技术实验室成功开发出6G超高速芯片,它使用了磷酸盐鲤鱼(InP)化合物,并在300GHz超高频段的无线传输实验中,通过16QAM调谐,获得了100Gbps超高速度,相当于100,000兆的有线网络。
这一产业链的消息人士透露,芯片代工商仍在积极购买8英寸晶圆厂的设备,包括从二手市场上购买,部分厂商还开出了不合理的高价,以高于竞争对手。
而这种高速传输仅使用了一个载波,如果辅以多载波聚合,比如MIMO、OAM和其他空间复用技术,或者结合未来相关新兴技术,其速度预计将会达到至少400Gpbs。现在5G的理论最高速度也只是10Gbps,若6G速度达到400Gbps,也就整整是5G的40倍。
芯片制造商对8英寸晶圆厂的设备需求强劲的消息,在去年就已出现,但英文媒体当时在报道中表示,设备厂商的注意力在12英寸晶圆厂的设备上,因而8英寸晶圆厂的设备供应比较有限,很难满足强劲的需求。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
目前很多观点认为,6G将比5G更快。6G频段将达到太赫兹,速度是5G的100倍,网路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据了解,太赫兹是包含了频率为0.1到10THz的电磁波,波长为30~3000μm。
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就是一种智能化的事物,它将传感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为一体,从而能动地满足人的出行需求。它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不像传统的汽车,需要被动的人为操作驾驶。
为了提升通信能力,6G将会进一步通过增加天线数量、提升通信带宽、使用更密集的小区来提升网络容量,6G目标是提供1Tbps的用户连接。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认为6G会引入了网络性能的体验TRUST,T是Tb/s级宽带,R是超高可靠性,U是泛载连接,S是亚毫秒时延,T是大赫兹频谱。
相对传统媒体,智能化是建立在数据化的基础上的媒体功能的全面升华。它意味着新媒体能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逐步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在各种场景中,以人类的需求为中心,能动地感知外界事物,按照与人类思维模式相近的方式和给定的知识与规则,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反馈,对随机性的外部环境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
未来6G可能会和人工智能进行“内生”的智能融合。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植入人体的器件可以通过6G网络实现实时连接,从而更好地监控人体健康状态。进一步而言,6G还有可能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连接。
智能化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而在仪器仪表行业,仪器仪表产业不断增长,而朝着智能化发展,是仪表产业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