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要当诗人?

   2021-07-06 工业品商城105
核心提示:2017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出版了一部名为《阳光失了玻璃窗》的诗集,引发了巨大关注。据悉,小冰在埋头苦读近100个小时,学习了上世纪20年代以来500多位中国现代诗人的诗歌后,完成了这部作品。  实际上,写诗并非人工智能进军文艺领域的步。此前,人工智能早已在绘画、编曲、演奏等方面一展风采,从美术到音乐,从音
       2017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出版了一部名为《阳光失了玻璃窗》的诗集,引发了巨大关注。据悉,“小冰”在“埋头苦读”近100个小时,学习了上世纪20年代以来500多位中国现代诗人的诗歌后,完成了这部“作品”。
  实际上,写诗并非人工智能进军文艺领域的步。此前,人工智能早已在绘画、编曲、演奏等方面一展风采,从美术到音乐,从音乐到写作,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野心”实在不小。不过,相对于其他文艺领域而言,写诗显然需要高度的创造性和情感度,而如今这一领域也被人工智能“染指”,自然引起了更多人的争议。
  有现代诗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冰”的诗集并非是创作,而是通过海量学习后进行模仿的结果,因而甚至难以称之为“作品”。这些所谓的“诗”不仅缺乏人类情感,而且大部分在逻辑思维、词汇运用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科技巨头IBM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款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写出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该系统除了学习押韵模式外,还学习了十四行诗使用的语言类型以及诗行间的节奏。终,这款人工智能系统写的十四行诗成绩斐然,邀请来进行评估的人类竟无法分辨哪些是人工智能的作品,哪些是人类诗人的作品。
  当然,如果是专业人士来进行评估,结果可能并没有那么乐观。虽然人工智能在诗歌韵律、节奏等方面的表现几乎可以超越人类诗人,但是在情感、深度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因而在真正诗人的眼里,还是很容易与人来的作品区分出来。
该研究由一家名为Primer的AI创业公司进行,旨在展示该公司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却很生动的子领域,它完全是为了理解和生成数字文本。维基百科经常被用作训练这些类型程序的来源,但Primer希望回馈该网站。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Primer的科学主管John Bohannon解释了该公司如何开发一种名为Quicksilver的工具,来阅读其中、大约5亿个源文件,筛选出引用多的数字,然后写一篇关于它们及其工作的基本草案文章。例如一篇Teresa Woodruff撰写的人工智能文章,这位科学家没有维基百科条目,但在2013年被评为时代杂志的“具影响力人物”之一。她的工作包括为老鼠设计3D打印卵巢。
  Teresa K Woodruff是西北大学的生殖科学家。 她擅长妇科和产科,她是妇女健康研究所的成员,也是芝加哥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妇女健康研究所的生殖科学家和主任,是Evatar这种由人和小鼠组织制成的微型女性生殖道的主要。 她的作品得到广泛认可,拥有10项美国,并于2013年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具影响力人物”。
  人工智能“诗人”的热度日益提升,而且似乎“不到黄河心不死”,想要在写诗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但是和阿尔法狗在围棋领域的大杀四方不同,人工智能在诗歌写作上很难真正对人类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威胁。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大家海德格尔说,诗歌是不受我们意志支配的,诗人不能强迫自己写诗,它本是有感而发的,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只能去感受诗歌,让它撞击我们的心,引起我们的震颤。
  相对于诗歌而言,围棋终究属于竞技体育项目。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学习来掌握无数精英棋手的“套路”,来熟记成千上万本棋谱,来计算每一步正确的步骤,后赢得棋局;但是,其无法通过学习韵律、体裁来写出一首感情浓烈、立意高远的诗歌。
  写诗不是为了分输赢、定高下,而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情怀和感悟。诗歌是原创作品,而非堆砌文字所能得之,每一首诗歌都沉浸着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阅历、所思所悟,而这些才是诗歌的灵魂。显然,人工智能暂时还无法获得这些灵魂要素。
  当然,这并非是全盘否认人工智能的进步。无论如何,人工智能“诗人”都将会在时代潮流涌动下继续前行,其写作水平也定然会不断提高。也许在将来,抛却情感等方面而言,人工智能的诗作可能会超过许多普通诗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