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强手环伺,青云科技如何脱颖而出?

   2021-07-09 工业品商城138
核心提示:2012年,云计算概念在国内刚刚兴起,黄允松离开了IT巨头IBM,与好友甘泉、林源三人一起开启了用云改变世界的创业。  2013年7月,青云QingCloud公有云正式商用,青云团队给自己定的KPI是用4个月时间发现1000个BUG、迭代5个版本。  2014年8月,黄允松带着产品去见大客户,QingCloud正是从金融行业切入私有云市场。此后青
       2012年,云计算概念在国内刚刚兴起,黄允松离开了IT巨头IBM,与好友甘泉、林源三人一起开启了用“云”改变世界的创业。
  2013年7月,青云QingCloud公有云正式商用,青云团队给自己定的KPI是用4个月时间发现1000个BUG、迭代5个版本。
  2014年8月,黄允松带着产品去见大客户,QingCloud正是从金融行业切入私有云市场。此后青云QingCloud从一家基础云计算服务商,蜕变成为全栈云ICT服务商。
  这背后,黄允松的思考、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想起初选择从金融行业切入的决策时,黄允松回忆道:“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码农,我做任何决策只相信数据。我把Gartner往前推5年的报告都看了。后得出一个结论:做云计算就要做银行。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对的。2015年初我们中标深圳某股份制银行总行项目的时候公司的员工数还不到30人。”
  也正是首单就拿下具有意义大客户的战绩,让青云QingCloud敲开诸多行业的大门。目前,青云QingCloud产品在银行、保险、交运、能源、政务等行业已实现众多标志性项目商业落地。大型企业客户包括光大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泰康保险、中国太平、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广东省公路局、中国航空、四川航空、国控生物、华润创业、国家电投等等。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青云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4亿元、2.8亿元、3.8亿元及1.4亿元,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5.5%。
  黄允松介绍道,青云科技除在“银行、保险、能源、交通”四个行业拥有优势外,现在在“制造、公共事业、教育和医疗”等行业也在加速推进应用,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青云科技于2020年4月启动科创板IPO进程,同年9月即获得科创板上市委审议通过。创业9年,今年3月16日青云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
  谈及青云科技上市,黄允松表示,现在A股市场上面,像青云科技这样从事基础层科技研究、一点都不搞消费者互联网的科技公司还没有,我们是第一个去申请列牌的,我觉得这一步走出去,对整个行业的推动示范效应是巨大的。
  云计算行业保持高速增长,行业内竞争亦在加剧。公有云已形成寡头格局,在公有云领域,青云科技的云服务业务面临阿里云、腾讯云等资本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在私有云领域,青云科技的云产品业务面临着华为、新华三、VMware等传统IT企业的竞争。
  近几年,传统公有云巨头和私有云大型厂商也在持续加强“混合云”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例如,阿里云一方面拥有自研ApsaraStack的私有云产品,另一方面积极与VMware合作提供多种混合云解决方案;华为则在2020年正式整合公有云、私有云部门,统一技术路线,正是推出统一架构的混合云解决方案,抢占混合云市场。
  “企业要的是IT服务,基本上都会需要混合云,但是混合云要同一架构,没有同一架构,没有混合云。谁有同一架构,谁才能做混合云。做混合云,青云科技从第一天起,公有云和私有云就是一套架构,统一架构的道路,我们已经坚持了9年。”黄允松表示,站在今天看,混合云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云厂商重要的战略。我们提前做了布局,等到市场成熟的时候,青云科技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混合云探索者,这跟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趋势判断是密不可分的。
  在青云科技CTO甘泉看来,“公私一体、同一架构”的混合云是青云科技混合云的一大优势,“同一套架构,既能够在公有云交付,又能在私有云交付,用户能够无缝的使用云资源,不用管它来自于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听上去很简单,但是目前绝大多数云厂商都做不到,而青云科技从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青云科技跟很多借鉴开源技术的云厂商不同,我们的产品,每一行代码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这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们能在技术水平上,是可以赶超巨头的,这些就是客户喜欢我们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和大力投资数据中心的云计算厂商不同,青云科技公司并没有自建数据中心,其主营收入是卖软件给银行、保险、能源、交通等行业,服务器等硬件产品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资深码农”黄允松目标很明确:科技的本质是为了让人类社会变得高度美好,同时运行成本超级低。科技的目的是需要去解决社会的问题。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定义为一家云时代的软件企业,我们的兴趣在一代又一代的软件创新。
  截至目前,青云科技已经搭建起五大类产品矩阵:第一类,计算平台,包含QingCloud云平台、KubeSphere容器平台;第二类,存储平台,企业级分布式存储QingStor,包括块存储、对象存储、文件存储、融合存储;第三类,网络及安全平台,自主研发设计光格网络SD-WAN、高防IP、DDoS攻击防护等;第四类,数据平台,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时序数据库、大数据台等,第五类是物联网及边缘平台,拥有IoT平台和EdgeWize边缘计算平台,布局云网边端一体化。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