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美国乔治亚州州长Brian Kemp再次请求总统拜登推翻美国贸易委员会(ITC)对SK Innovation的裁定, 以挽救SK工厂中数千名乔治亚州工人的就业。SK已发出警告,如果裁决生效,该公司将被迫停止在乔治亚州建设一家价值26亿美元的电池厂。
3月13日,据《亚特兰大宪法报》报道,LG Energy Solution首席执行官Kim Jong-hyun向美国参议员Raphael Warnock致信表示,“公司已经准备好竭尽所能地帮助乔治亚州的公民和工人”。Kim在信中还表示,如果有一位外部投资者收购SK Innovation乔治亚州工厂,那么LG可能会与之合作共同运营该厂。
LG Energy Solution证实该公司近期确实向这位参议员写了这封信,但拒绝证实详细信息。该公司一名高管向路透社表示:“这封信旨在明确解决SK盗用我们的商业机密所造成的现状,以及减轻乔治亚州对就业的担忧。”
SK Innovation高管拒绝了LG接管其工厂的想法,表示:“LG关于收购工厂的声明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汽车制造商们不允许供应商单方面改变合同。因此,LG说可能接管工厂取代我们是不切实际的。”
SK Innovation和LG化学旗下电池部门LG Energy Solution深陷一起法律争端。2019年4月,LG化学在美国控诉SK Innovation窃取其商业机密。上月,美 国贸易委员会(ITC)做出了有利于LG化学的判决,就SK锂离子电池实施了长达10年的禁止进口令。SK Innovation已游说白宫推翻此决定。不过,若两公司能达成一致意见,法院的裁定将会作废。
“企业要的是IT服务,基本上都会需要混合云,但是混合云要同一架构,没有同一架构,没有混合云。谁有同一架构,谁才能做混合云。做混合云,青云科技从第一天起,公有云和私有云就是一套架构,统一架构的道路,我们已经坚持了9年。”黄允松表示,站在今天看,混合云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云厂商重要的战略。我们提前做了布局,等到市场成熟的时候,青云科技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混合云探索者,这跟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趋势判断是密不可分的。
在青技CTO甘泉看来,“公私一体、同一架构”的混合云是青云科技混合云的一大优势,“同一套架构,既能够在公有云交付,又能在私有云交付,用户能够无缝的使用云资源,不用管它来自于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听上去很简单,但是目前绝大多数云厂商都做不到,而青云科技从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青云科技跟很多借鉴开源技术的云厂商不同,我们的产品,每一行代码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这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们能在技术水平上,是可以赶超巨头的,这些就是客户喜欢我们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和大力投资数据中心的云计算厂商不同,青云科技公司并没有自建数据中心,其主营收入是卖软件给银行、保险、能源、交通等行业,服务器等硬件产品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资深码农”黄允松目标很明确:科技的本质是为了让人类社会变得高度美好,同时运行成本超级低。科技的目的是需要去解决社会的问题。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定义为一家云时代的软件企业,我们的兴趣在一代又一代的软件创新。
截至目前,青云科技已经搭建起五大类产品矩阵:第一类,计算平台,包含QingCloud云平台、KubeSphere容器平台;第二类,存储平台,企业级分布式存储QingStor,包括块存储、对象存储、文件存储、融合存储;第三类,网络及安全平台,自主研发设计光格网络SD-WAN、高防IP、DDoS攻击防护等;第四类,数据平台,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时序数据库、大数据台等,第五类是物联网及边缘平台,拥有IoT平台和EdgeWize边缘计算平台,布局云网边端一体化。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青云科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和计入经常性损益的股份支付费用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分别为5360万元、1.3亿元、1.4亿元及6977万元。目前,青云科技每年仍然面临着超亿元的亏损。
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青云科技的研发投入保持稳步增长,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研发投入分别为3067.42万元、6426.93万元、6954.25万元、3653.03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2.82%、22.81%、18.45%、25.34%。
如何平衡公司的开支和收入,保持业务的持续竞争力。黄允松也进行了分析,他表示,青云科技的开支主要是人力资源开销。亏损问题多不超过三年的时间就能够解决。原因非常简单。青云科技的亏损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公有云业务,即招股书上的“云服务”。反过来,青云的另外一个业务“云产品”,在银行、保险、能源、交通等行业上的云解决方案的销售收入年增长率在50%及以上的。按照这个增速再往前跑两年时间,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