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普及热下,多重痛点仍待解决

   2021-07-27 工业品商城293
核心提示:近年来,智能座舱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据相关分析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座舱主要产品市场规模为566.8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飙升至10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2%。然而,智能座舱虽然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演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受制于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和芯片算力,现阶段大部分汽车
       近年来,智能座舱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据相关分析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座舱主要产品市场规模为566.8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飙升至10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2%。然而,智能座舱虽然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演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受制于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和芯片算力,现阶段大部分汽车座舱各个电子模块仍比较分散、独立,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操作负担,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并且也不利于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的实现,而这又恰恰是多屏化发展趋势下,用户对智能座舱的最基本诉求之一。另外,这种分散的架构还会造成算力冗余。
  分布式ECU架构里,汽车传感器和控制器系统中的网络结构也十分复杂,线材增加,可靠性降低。
  从供应商管理角度而言,传统多芯片、多主机的组成方式会导致整车厂供应商数量大幅增多,加大了供应商管理难度。不仅如此,因各个ECU 往往来自于不同的供应商,有着不同的嵌入式软件和底层逻辑,也不便于后期开展OTA升级。
  针对上述问题,受整车E/E架构变革的启发,几年前ADAYO华阳等技术提供商开始探索基于座舱产品的域控制解决方案。更具体一点,就是通过开发座舱域控制器,整合信息娱乐、液晶仪表、HUD及部分ADAS应用,让座舱内的功能充分集成,赋予用户更好的驾乘体验。
  不仅如此,由于该解决方案还有助于整车厂降本减重、优化售后运营服务,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引发众多企业积极布局。发展到现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成功经过了设计和工程验证,大规模商用已经成熟。
  在ADAYO华阳布局座舱域控制器的过程中,其在汽车电子领域丰富的技术累积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从单一的产品到多产品融合,ADAYO华阳打破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多屏互动及信息交互,并对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进行了多次升级,其用于第四代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应运而生。
  据了解,ADAYO华阳第四代智能座舱中的域控制器以高算力SoC芯片为基础,将多个不同操作系统和安全级别的功能融合到一个平台上,可以让车企更加便利地通过OTA实现功能延展和智能体验升级,重新定义未来座舱。具体来看,该产品有以下几大亮点:
  能充分满足车企“一芯多操作系统”研发需求,降低复杂功能开发难度和整车电子成本:以硬件Soc芯片为基础,支持多个主流芯片平台,以及QNX、Android、Linux等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基于Hypervisor虚拟化,让软件部署变得更灵活、安全和高效。另外,该产品还支持多LCD、Camera、Audio,集成度高。
  支持多屏互动互联:包括中控主屏与副屏的音源分开输出;双屏之间的音视频资源共享;第三方应用双开,多用户独立使用;仪表与中控、导航音乐信息实时同步等。
  助力提升车辆行驶安全:集成了多项ADAS驾驶辅助功能,保障行车安全。
  另外,对于整车厂后期运营管理而言,该域控制器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采用了同一计算平台和网络通信架构,后期整车厂可以更好地通过OTA升级持续地改进车辆功能,为汽车添加更多车联网、ADAS相关应用,提升用户粘性。且这种开发模式还有助于减少供应商数量,方便整车厂选取高性价比供应商以及进行供应链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代智能座舱中的域控制器也是ADAYO华阳2020年推出的AAOP开放平台(详情见:华阳开放平台AAOP助力智能网联生态建设)在座舱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该平台通过采用软件标准架构分层开发的方式,可以让客户在应用逻辑层实施差异化的定制开发。而硬件抽象封装与软件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则可以将应用与硬件隔离,实现应用开发不用考虑硬件的问题,从而推进行业专业化分工,助力车企减少研发准备工作量,提升研发效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