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 前,《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要求,通信企业要成为智能汽车数据服务提供商和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因此,众多企业将车联网领域作为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以信息化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当然,任何新兴产业的成功都需要全流程的突破,更离不开应用落地和伙伴支持。例如中兴通讯在车联网标准制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应用探索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包括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制定,担任IEEE车联网研究组主席,并在多个组织牵头立项工作;加强在车载终端、智算平台、操作系统等领域的产品技术研发,提供车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与长安、吉利、丰田、大众、上汽、一汽等头部车企开展多方位行业应用合作,其中一些前沿性的产品已经实现了商用。
此外,中兴通讯与国内运营商在各地开展了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外场测试,涵盖了辅助驾驶、远程控制、智能停车、远程监控等多种典型智能网联场景。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推动下,我们进入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兴通讯给自己的定位是数字经济筑路者。”叶策表示,面向车联网等行业领域,我们将持续打造较佳5G网络,同时依托“精准云网”和“赋能平台”,继续加强在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车联网平台管理和商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布局,深化与运营商、头部车企在车联网领域的合作,探索车联网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共同推动车联网产业发展,加快智能交通时代的到来。
日前,ST宜化公告称,公司拟投资建设6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主要产品为PBAT树脂,是一种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并可兼顾生产其它树脂产品。
据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国内产品大部分销往欧美,供不应求,随着国内禁塑令推行,预测未来国内需求将大幅增长。其中,不可降解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为主要禁止和限制目标,这两个领域需求相对旺盛。
随着“限塑令”出台后,可降解塑料正在逐渐替代传统塑料。日前,恒力石化结合市场需求和新材料领域,以及具备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工艺和装置能力储备优势,积极拓展相关市场,年产9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签约上线,公司进一步加大在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布局力度。据说,该项目投产后,将大幅缓解国内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
据了解,金丹科技凭借着掌握丙交酯关键生产技术已经在实施5万吨高光纯乳酸项目建设,预计2021年10月建成。该公司项目建成并投产后,将打通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拥有一体化优势。
按照公司2020年半年报披露的内容,未来3-5年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建设,在现有产能基础上,完成40万吨淀粉和热力二期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建设20万吨乳酸、10万吨聚乳酸工程项目等。
笔者获悉,武汉深创可降解环保餐具生产线,是以玉米等天然植物作材料,经过改性和塑化制成改性淀粉,和其它可降解树脂混合,经过搅拌后挤压成片,热吸塑成型等工序,制造出碗筷、杯子等各类可降解环保餐具,然后再经过质检、消毒、打包等过程,保证出厂品质安全。据介绍,车间有3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12个小时可以生产3万套餐具,满足市场供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