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AI”助推智能化改造

   2021-08-27 工业品商城117
核心提示:3月10日,带着11份建议上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直接服务工业的数字经济新赛道,工业互联网已经应用到原材料、装备制造等37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正在由销售、物流等外围环节向研发、生产控制、检测等内部环节延伸。  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将
       3月10日,带着11份建议上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直接服务工业的数字经济新赛道,工业互联网已经应用到原材料、装备制造等37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正在由销售、物流等外围环节向研发、生产控制、检测等内部环节延伸。”
  “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将在平台创新升级、行业深度赋能、新兴技术融合应用、生态体系构建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重塑工业生产制造与服务体系,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多学科交叉、多应用驱动、多技术融合的内涵。美国、欧洲和亚太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焦点地区,虽然各国对工业互联网的定义有所区别,但在目标、方向、体系架构等方面可谓异曲同工,均强调数据与工业的深度融合。
  美国、德国等国家历来对工业互联网高度重视,美国发布《美国先进制造领导力战略》,并成立数字制造与设计创新中心重点支持先进制造工厂。德国将信息物理系统(CPS)作为工业4.0的核心,十分看重数据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各国工业互联网的推进路径亦有所差异。美国强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赋能产业,实现自上向下的推进。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上的显著特征则是“体系化”,在制造企业和信息通信企业两端发力。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的积极进展表现在几个方面: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网络体系加速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平台体系快速壮大;安全体系逐步构筑;融合应用不断深入,并形成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五大典型模式;产业生态集聚效应初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创新活跃。
  数字工业化、工业数字化和数据智能是实现工业互联网预期发展目标需要突破的关键点,同时,应加快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设备链接与大数据运用能力,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数据+AI”价值,实施智能化改造。
  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我国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条件之一,能够切实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被写入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其中有效发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及数据价值是其核心内涵。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工业互联网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和产业生态基础,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更多行业、更多场景延伸。
  随着数字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的持续融合渗透,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潜力巨大。据相关机构测算,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已超过80%,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