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齿轮上游原材料即齿轮钢产量来分析齿轮供给情况,2016-2020年,国内重点优特钢企业齿轮钢产量波动变化,2017年上升至高的360.7万吨,之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有所回升,2020年1-11月累计产量为321.3万吨,同比增长7.8%。
根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资料,2019年底我国齿轮制造企业约有5000家,规模以上企业1000多家,骨干企业3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有中国高速传动、宁波东力、杭齿前进、双环传动、中大力德和中马传动等。
按照齿轮产品的档次来分,目前国内高、中、低端齿轮产品的比例大约为25%、35%和40%,主要产能主要分布在中低端产品,国内齿轮企业主要配套于手动变速箱,差速器,车桥传动装置和发动机等应用领域,但汽车自动变速器、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以及高铁等高精密齿轮传动装置仍大量依赖进口。
在进入新零售阶段前,零售业处于网上零售阶段。以互联网为基础,许多大型电商平台快速发展。新零售应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线上服务和线下体验,是一种新的零售模式。新零售的出现对传统的零售行业和电商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新零售具有“线上+线下+物流”的特点。其产业链包括全渠道零售平台、仓储物流、新零售主要业态、移动支付以及服务商等。其中主要业态包括生鲜超市类和社交电商。
在新零售的主要业态中,生鲜电商是主要的形态之一。在生鲜电商的产业全景图,主要有生鲜供应商如圣农集团、蔬菜网等,生鲜电商平台如美菜、宋小菜、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京东生鲜等,仓储物流如顺丰、安鲜达和京东物流等。
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达2796.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6.7%。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非接触经济”的加持下,消费者对于生鲜到家的需求显著提高,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会有显著的提升,预计到2023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
生鲜电商市场集中度较高,2019年生鲜电商行业前5家企业份额占比为57.2%。相对于2018年来说,2019年行业TOP5份额有所下降,原因在于当下生鲜电商市场玩家众多,除综合生鲜电商平台外,多个新型商业模式玩家规模增长较快,在整体市场中崭露头角,涌现了一些“明星生鲜电商企业”,而这些企业瓜分了一部分市场份额。
2020年10月,生鲜电商的行业“老炮儿”易果生鲜宣布破产重组,目前我国生鲜电商已经步过低价补贴的阶段,随着行业洗牌和疫情的“无接触经济”兴起,行业仍将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前瞻初步估算2020年我国生鲜电商的行业CR5达到65%。
从生鲜电商的典型模式分析,2019年,前置仓模式及平台到家模式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增速均超过了40.0%,高于生鲜电商平均增速;而社区拼团模式生鲜电商综合成本低、有流量红利等特点吸引了众多资本和玩家的青睐,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爆发式增长,2019年交易规模为474.7亿元,增速达534.8%
作为新零售中必不可少的仓储物流,其承担着端对端,端对点的作用,我国的仓储物流行业正在趋向于智慧化。在智慧仓储物流的全景图中,分为应用层、技术层和基础层。
根据中物联统计,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00.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3%、-0.5%和2.0%,物流规模增长持续恢复,四季度增速回升进一步加快。
从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26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8%;农产品物流总额4.6万亿元,增长3.0%;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9.8万亿元,增长13.2%;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4.2万亿元,增长8.9%;再生资源物流总额1.6万亿元,增长16.9%。
由于统计中未将物流划分而零售端物流,但考虑到新零售的核心在于重构“人货场”,对于消费终端物流,主要是即时物流行业,故前瞻选取即时物流行业的角度辐射零售业物流。
从市场订单规模来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即时物流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2020年的预计增速相较2019年有明显跌幅,但目前来看,即时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前景向预计2021年将有明显恢复。
从近两年的整体即时物流行业来看,入局者不断增加,如顺丰集团下顺丰同城急送的即时物流品牌独立;滴滴上线“滴滴跑腿”,切入即时物流市场等。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竞争显著,有益于整体即时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方支付是商户与客户支付处理及结算的中介,盈利模式是依据交易量的比例向客户收取服务费。根据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业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其中网络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和数字电视支付等。
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长至65万亿,同比增长16.2%,同比增速高于此前四个季度的增长水平。该季度交易规模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1)线上和线下的商业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1)线上和线下的商业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2)疫情影响进一步减小,叠加暑期和双节来临,二维码支付交易规模增长明显;
(3)线上金融服务对用户心智的培养不断渗透,使得金融板块逐步成为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增长的强劲动力。
2020年第二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市场上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商务分别以49.16%、33.74%和6.93%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之线上流量场景已趋向垄断且达到饱和期,线下场景成为第三方支付巨头要挖掘的金矿。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C端市场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财付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机构凭借着二维码支付,抢占线下市场。根据易观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55.39%和38.47%的市场份额稳居前两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业生产价格指数(PPI)变化情况,2018年全年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出厂价格运行在扩张区间;2019年下半年,受宏观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行业价格下降;到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制造业市场低迷,全年国内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出厂价格整体处于下降态势。
根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齿轮与电驱动分会资料,中国齿轮市场规模自2009年超过1000亿人民币,5年后的2013年超过2000亿人民币,2018年达到2600亿人民币。目前,我国齿轮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基于齿轮等工业零部件制造行业与宏观经济情况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前瞻在此参考2019-2020年GDP增速数据,初步测算至2020年国内齿轮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8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