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费不断升级,医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带动整个行业高速发展。业内指出,我国医药高质量发展正迎来重要机遇期,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基于现代医药产业体系的智能制造也将基本形成,将助推医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等一系列重磅政策,为智能制造发展给予了一定支持。其中,《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在国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方向下,各省市近年来也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政策与意见,为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为积极策应《中国制造2025》,国内一些大型药企在工厂车间改造上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引入更高智能化的制造技术装备,加快企业智能制造步伐;同时采用基于ERP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实现数字化药品生产,打造智能化、数字化工厂。全流程自动化的生产为企业带来了产能升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除了大型药企以外,更多的制药企业近年也开始适应智能时代的节奏,持续研发,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可以说,智能制造正加快助推我国制药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化、智能化为医药企业带来的产能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2020年以来,受特殊时期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装备,自动化的制药设备、智能化生产线,能够让医药企业更快地作出反应,实现产能扩张,从好地满足市场上医药产品的供应需求。
在药企朝着智能制造方向加速升级的过程中,上游的制药装备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业内指出,制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生产技术,但也离不开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的革新,只有将这三者结合才能发挥行业未来的潜力。
生产设备的更新升级至关重要,随着药企需求和要求发生新的改变,制药设备行业需要朝着更智能、更绿色、连续化方向发展,打造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助力药企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化水平的提升。
RFID射频识别,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RFID芯片封装的标签俗称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被认为是21世纪很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5G满足物联网应用的海量需求,能够带动通信、芯片、电子标签和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的升级,而RFID是物联网重要的数据源,应用范围广泛,目前已投放标签数量超过500亿,每天正在持续产生大量数据。与此同时RFID可以自动实现数据采集,系统部署成本低,是物联网安全高效的识别层。
闵先生从业的几十年全程见证了RFID产业的两次兴起、蓬勃和波谷。早1998年由马省理工学院提出用RFID做物品追溯,即物联网的概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产品电子代码的网络框架,并提出利用射频标签作为物品身份标识载体,构建物-物互联的物联网的概念与解决方案。这是全世界早提出物联网架构。
与此同时,RFID标准化的问题也逐渐提上日程。在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资助下,麻省理工学院2002年起开始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研究,制定产业标准。身为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系教授,闵昊的实验室是RFID产业标准制定团队之一。
RFID产业的第一次蓬勃发展,是由美国的沃尔玛和Gillette推动的,沃尔玛当时描绘的RFID产业应用的宏大画卷令RFID界为之振奋,沃尔玛提出到2006年,公司销售出的每一件产品都会装上RFID芯片,其背后蕴含的巨大市场令人心神荡漾。
因为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低成本且高效率的物流供应链体系。而库存成本高、服务效率低、信息准确性低等问题给零售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闵昊特意为我们解释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为零售商带来的高风险。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的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所以,为了让市场信息能够直观地被反馈给原始供应商,供应链可视化是企业迫切所需,而电子标签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利用RFID技术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可以提高成品出入库效率和仓库盘点准确性和效率,降低成品发货差错率,避免特定商品的断货,窜货等,实现精细化的库存管理,前景巨大。
但是沃尔玛的宏伟蓝图至今没有得到实现。究其原因,在于RFID标签的投资回报率得不到保证,终成为泡沫。电子标签第二次的爆发在服装业,是由海外的服装巨头ZARA和H&M推动的。正是RFID电子标签将服装门店的消费者的可追溯数据准确及时地传递给服装生产商,才能让ZARA和H&M倡导快时尚的服装生产商根据门店销量实时调整生产种类和批次,实现服装的品类尺码的按需生产,零库存,进而发展壮大到如今的规模。目前服装行业中电子标签应用比较成熟的还有优衣库、迪卡侬、耐克等。电子标签让服装业企业供应链可视化,制造商能够得到市场直观的反馈信息,来应对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占领市场先机。在第二波RFID浪潮中,美国等国外系统集成商和应用商在这其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纵观当下,闵昊充满信心地告诉我们,RFID芯片的第三次爆发将集中在物流快递产业并且由中国来推动。我们清晰可见纵观,电子商务快递业就是中国,中国的快递数量从去年的650亿增至今年的800亿件,如此庞大的快递规模是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RFID标签的防伪、可追溯以及批量识别的特性是快递及物流安全运输的保证,只要芯片成本在可控范围内,足以支撑RFID产业第三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