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上述痛点,华数机器人自主研发模块化铆压工作站HSMY-A01,完美满足笔电行业铆钉装配和铆钉压合的要求。该铆压工作站可迅速多台联机成线,单站匹配最多8种铆钉工作,可任意调整生产规模,较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华数机器人铆压工作站来说,柔性生产是它的经典特点,还具备模块化占地小,设备灵活组合,可单台使用,也可多台连线,且连接无需线体等特点,并且可快速切换、组合各种生产模式,无需重造或更换整条生产线。
同时,华数机器人采用协同装配铆钉,可储存多种设备程序,拆卸模具、治具、夹具十分方便,有助于节省生产线调整的时间和成本,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定制化量产需求。
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信息安全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智能家庭网关制造;互联网设备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公司地址位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苏州工业园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举办的202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展期间,中国电信携手华为召开超级频率聚变联合创新发布会。双方联合提出“超级频率聚变”创新技术,通过频谱池化,实现离散频谱从简单聚合到融合一体的频谱聚变新技术及频谱间灵活调度,提升资源效率,满足5G千行百业新业务场景下的低时延、大连接、广覆盖、深穿透等新需求,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推动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打造全球5G toB/toC最佳实践网络。
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业务总裁丁耘表示,超级频率聚变技术综合各个频段的优势,能实现全频谱池化,上下行按需灵活聚合,更好满足5.5G应用场景对于网络能力的要求。从超级上行到超级频率聚变,华为在技术上持续创新,从支撑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5.5G进一步拓展了网络能力边界,更好地支撑万物智联美好社会的构建。
对于笔电行业来说,效果稳定可靠十分关键。华数机器人铆压工作站在进行装配时,各项参数误差极小,装配效果一致性强,可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工作站自带压机较大压力可达25吨,满足各种冲压件的推拉扭力质量要求。无线体设计实现产品快速稳定转运,产品在线压合避免铆钉跳动;设备采用电信号接触原理和整平模块,避免铆钉漏装和跳出导致产品不合格,全方位保障铆压质量。
以自动驾驶为例,车辆终端从深圳宝安区进入到南山区,6G网络将基于车辆所在的位置和物理环境(比如时间、天气)分配其最合适的AI模型及最及时的通信连接。车辆可以立刻学习到经过无数终端训练好的AI算法,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旅行体验。
OPPO 5G首席科学家唐海表示,“技术研发一定是向前看的。移动通信技术以十年为期不断演进,新一代通信技术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标准化工作,在2035年前后开始商用落地。面向2035年,OPPO预计,世界上其他类型的智能体的数量将远远超过人的数量。因此,下一代通信技术,或者说6G,应该不止服务于人,而能够服务所有智能体,以及所有智能体之间智能交互。在此思考下,我们对6G开展了早期技术研究和系统设计。”
当前网络整体上可以从控制功能面(CP)和用户功能面(UP)两个维度来描述,其中UP主要负责用户可以感知的网络性能部分,比如速率,时延等,CP则与网络配置强相关,保证在不同移动速度,位置范围下网络的正常运行。如果把UP比作城市交通中飞驰的车辆,那CP就是城市道路的调度中心。
白皮书创新性地引入AI面作为6G网络的新维度,与传统CP和UP平行,共同组成智能立方体(AI-Cube),从网络功能和高层组网能力两大层面提升6G网络,让6G网络成为一个可以不断自我优化、动态调配的存在。
6G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AI的推理、训练和交互方式,解决“数据孤岛”和用户隐私等AI发展中面临的难题。考虑到AI模型本身的限制,白皮书提出AI域对此进行划分。基于不同的AI任务,6G网络下的多个节点和多种资源将组成AI域,对精准的AI模型分配、网络资源调度、数据共享提供较优策略。
当前,移动终端的算力和存储容量有限,难以使用泛化能力强的大型AI模型,而计算量、内存和存储量较小的AI模型往往只适用于特定的任务和环境,难以满足消费者端海量的需求。但在6G网络下,AI域将肩负起包括传统基站、数据库、AI模型库、应用服务器等多元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华数机器人铆压工作站构建了智能化管理系统,具备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计划与排程、车间监控与可视化等功能,可实时监管设备运行状况、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