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芯片制造商正在努力提高产量,以解决汽车制造商所面临的供应短缺局面

   2021-11-04 工业品商城136
核心提示:台积电的多个客户都来自德国,包括芯片设计企业英飞凌以及大众和戴姆勒等汽车制造商。台积电的竞争对手GlobalFoundries正在扩建其德累斯顿(Dresden)工厂,英特尔也已经表示有兴趣在该国建设工厂。如果这些计划都得以实现,德国可能会成为欧洲大陆的芯片制造中心。刘德音说道:关于在德国建厂,我们正在认真评估,但是这个
       台积电的多个客户都来自德国,包括芯片设计企业英飞凌以及大众和戴姆勒等汽车制造商。台积电的竞争对手GlobalFoundries正在扩建其德累斯顿(Dresden)工厂,英特尔也已经表示有兴趣在该国建设工厂。如果这些计划都得以实现,德国可能会成为欧洲大陆的芯片制造中心。刘德音说道:“关于在德国建厂,我们正在认真评估,但是这个想法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
  目前芯片制造商正在努力提高产量,以解决汽车制造商所面临的供应短缺局面。台积电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以提升产能。此前三星电子、英特尔和其他一些芯片制造商也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产能。
       锐思华创作为近年AR-HUD市场出现的一匹黑马,日前与国际主流Tier 1智能座舱供应商开展AR-HUD实车量产计划,并与多家主机厂深入探讨了技术落地以及新车装配的可能。为此,锐思华创在AR-HUD工业布局方面积极融入中国汽车工业4.0的步伐,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协同,实现AR-HUD应用生态。
  AR-HUD ( Augmented Reality Head Up Display),即前车窗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AR-HUD是HUD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将超高清的连续图像投射到整个挡风玻璃上,通过与增强现实技术的无缝融合,大大提升了传统HUD的能力。
  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配件,AR-HUD结构精密且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相对较长。锐思华创在此领域中拥有多项研发技术专利,较市场上其他角逐者,显着的技术优势在于能提供广角视野FOV23度*5度(@900mm eye relief),VID15m~无穷远。得益于专利技术OpticalCore®光核引擎,锐思华创的AR-HUD产品能够摆脱HUD对挡风玻璃PVB楔型膜夹层的依赖,在任何挡风玻璃上均可呈现清晰、无重影、无散斑的AR视觉效果。软件技术上,其能够与ADAS融合的显示算法集成,从而提供很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AR辅助驾驶功能。通过在车机或域控制器上嵌入锐思华创开发的AR Generator®SDK工具套件,可以接入Map或HD Map的SDK数据、ADAS核心数据融合模块,并经由AR渲染引擎、ML光学补偿矫正,并将多层级的交互信息呈现在挡风玻璃上。
  经过多年的技术深耕,锐思华创的AR-HUD已经实车demo测试超过12个月,进行了包括车道级导航、前车碰撞预警(FCW)、前方行人碰撞预警(PCW)、车道偏离预警(LDW)等项目在内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测试。面对曲面玻璃导致图像发生畸变的痛点,锐思华创对其AR-HUD投影图像进行精确计算矫正,经自由曲面反射镜和挡风玻璃拟合,大大消除了图像畸变。应用场景测试方面,不管是晴天高亮度情况下,还是夜晚弱光时使用,锐思华创AR-HUD的亮度自适应功能,都能确保行车过程中图像清晰呈现。锐思华创AR-HUD基于车规级GPU系统研发,支持摄氏-40度到摄氏85度工作温度区间,并加入了被动式散热和抗震设计,以提升性能稳定性。硬件设计均符合汽车行业IATF16949体系标准,软件开发按照A-SPICE标准体系流程严格把关,选取符合AEC-Q的电子零件,保障了AR-HUD可制造性与可靠性。
  锐思华创CEO卢睿表示,今年,公司将进一步做好规模性量产前准备,建立量产模拟实验室和智能自动化工厂,以应对客户订单的定制要求。一方面,工厂将落实精益化生产流程管理,优化生产工艺和应用新材料,保障AR-HUD产品生产每道工序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锐思华创也将打通AR-HUD供应链体系协同合作,加强产业供应链的弹性管理,以对客户/整车厂的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响应,保证产能与交付能力。锐思华创计划构建一套完善的质量管控流程,包括AR-HUD的光学检测,如PGU、光机和下线检测等,确保每一个出厂产品符合车规标准和客户对质量的要求。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