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诸多车载传感器中,相机的成像效果受制于天气、光照条件和视觉测距精度的影响;传统毫米波雷达虽能提供点坐标和速度信息,但无法提供空间信息。如果毫米波雷达也可以成像、输出点云信息,就可以和相机形成像素级的融合,在获得高质量环境感知信息的同时,大大降低成本。但过去几年,全球很少有公司在4D毫米波成像雷达的研发上有突破性进展,因此并未得到普及。
而进入2021年,4D毫米波成像雷达突然站上风口。上汽此前宣布将在R汽车首款旗舰车型ES33上使用4D毫米波成像雷达,随后华为又在上海车展前发布了首款4D毫米波成像雷达,在两家公司的高调“货”下,4D毫米波成像雷达快速“走红”。
台积电的2nm工艺虽然没有详细规格流出,但也会上GAA晶体管,台积电为此开发了新的nanosheet纳米片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阈值电压(Vt),波动降低至少15%,将大大改善芯片设计、性能。
台积电的2nm工艺虽然没有详细规格流出,但也会上GAA晶体管,台积电为此开发了新的nanosheet纳米片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阈值电压(Vt),波动降低至少15%,将大大改善芯片设计、性能。
除了Intel、台积电之外,三星的3nm工艺工艺也会在2024年左右量产,尽管3nm跟2nm工艺还差了一代,但三星是首个进入GAA晶体管工艺的厂商,依然不容小觑,这三大半导体巨头将在2024年有一场恶战,GAA技术表现如何,三家厂商的表现让人关心。
几何伙伴正是专注于以4D毫米波成像雷达为主传感,辅之以可见光和红外成像多传感器融合的自动驾驶软硬件集成系统提供商。基于机器感知和深度学习,采用“低成本、车规级、高可靠、易量产”的技术路线,几何伙伴可为L2-L4级自动驾驶提供“融合感知+智能决策”软硬件集成系统。
目前,几何伙伴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智能决策方案也已在上汽实现上车测试。
几何伙伴CEO薛旦表示,得益于上汽集团的充分指导和支持,几何伙伴基于4D毫米波成像雷达为主传感的融合感知方案已经积累大量路测场景和数据,并在上海洋山港自动驾驶集装箱卡车和重型平板运输车项目中实现小批量交付。同时,他们正在与主机厂合作2023年预售的乘用车车型,处于前装测试阶段。
具体说来,德纳二季度营收达2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8亿美元同比飙升105%。值得注意的是,德纳在轻型汽车领域的销售得到了极大提振,营收从去年同期的3.37亿美元同比大涨164%至8.9亿美元。净利达53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1.73亿美元;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2.3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500万美元。经营现金流为6700万美元。
德纳首席执行官James Kamsicka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继续积极应对充满挑战的供应链环境,我们的团队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的同时做了出色的工作。”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德纳二季度销售额增长带来的利润转换继续受到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供应链约束的影响。
关于全年业绩展望,德纳维持了此前做出的销售额将在85亿至90亿美元之间的预估,但该公司首席财务官Jonathan Collins表示,鉴于上半年市场的需求水平,他预计销售额将在预期区间的上限。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将在9.2亿美元至10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为10.5%至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