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传统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的联动

   2021-11-12 工业品商城108
核心提示:在今年的4月初,小米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研究新一代的电动轿车。无独有偶,在近日的上海车展上,华为、大疆、百度等我们熟悉的科技巨头均有亮相展示自己的汽车相关产品。而如果你仔细地去查阅近两年和汽车生产以及科技发展有关的报道的话,还会发现,包括苹果、阿里、索尼在内,均有过关于与车企成立合资公司造
       在今年的4月初,小米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研究新一代的电动轿车。无独有偶,在近日的上海车展上,华为、大疆、百度等我们熟悉的科技巨头均有亮相展示自己的汽车相关产品。而如果你仔细地去查阅近两年和汽车生产以及科技发展有关的报道的话,还会发现,包括苹果、阿里、索尼在内,均有过关于与车企成立合资公司造车,或者计划将车辆研发并入企业发展计划的新闻。
  造车真的那么容易吗?为什么在科技领域各有所长的企业纷纷想要进入汽车市场?这背后或许牵涉到两个领域——自动驾驶与能源环境。
  事实上对于一个汽车品牌来说,设计生产一辆车并非难事,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技术积累,并且在汽车品牌、设计上的投入以及足够多。但是对于一个跨界生产汽车的科技巨头来说,从设计开始他们就是从零开始的门外汉,没有个三五年,很难让一个新的汽车品牌无中生有,并被大众接受。但是如果和传统的汽车品牌在同一起跑线,甚至在技术上有一定的经验和优势,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头去看那些跨界造车的科技巨头,会发现他们在造车上的选择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动驾驶、智慧驾驶系统的研发;另一个则是新能源汽车,例如电动汽车车。先说前者,包括华为、百度、大疆在内,他们涉足汽车制造,主要的着力点其实都是围绕系统展开的,或者用更加时髦的词语来说——算法。而对于这些科技巨头来讲,芯片、运算逻辑、大数据早就在过去生产电子科技产品或者互联网产品、服务的时候就已经深入研究过了,尽管可能在汽车生产上他们还是门外汉,但是在系统上,他们轻车熟路甚至可以轻松超过绝大多数汽车品牌。再加上目前自动驾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能提供出一套能被设备接收认可并投入使用的自动驾驶系统,那么至少在自动驾驶领域,他们是有优势的。
  再来说说新能源汽车这个方向。和自动驾驶一样,新能源汽车同样是今年才兴起的一个领域,尽管不少汽车品牌已经开始涉足,但是客观地来说,能成功驾驭包含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品牌其实并不多。与此同时,能源环境一直都是个热门的话题,并且近年来各国都有相关政策或者规划来推进新能源产业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一个兼具发展前景和市场红利的领域。
  与此同时,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为汽车带来的改变,汽车生产也早已不再局限于内构、传动等专业化的名词,物联网、交互性等技术也开始加入其中,这也给科技巨头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