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奥特能超级工厂与通用汽车北美工厂一样,是率先在电池产线上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电池检测的工厂,此技术可以避免传统电池测试接头插拔带来的零件损伤,提升装配质量和产线效率。此外,奥特能电动平台的电池管理系统还采用了业内首创的无线通信技术,可减少90%的电池包线束。
众所周知,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冷却系统的密封质量是关乎电池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工艺。为提升电池系统的密封性,上汽通用奥特能超级工厂采用了行业最严苛的密封测试,电池整包气密性测试限值比行业平均限值严苛10倍。
据了解,奥特能超级工厂电池生产的涂胶、合盖等工艺全部由机器人自动完成。自动化和高精度的智能装配工艺,确保了奥特能电池包可以实现整包IP67防尘防水和IP6K9K高压喷水防护的密封等级。同时,奥特能超级工厂的电池包组装过程中,还采用了超声波定位拧紧技术,通过超声波定位拧紧螺栓位置,以确保螺栓拧紧顺序及拧紧质量。
2021年可以看做是上汽通用全面拥抱电动化的一年,奥特能超级工厂的投产之外,此前上汽通用还启用了泛亚新能源试验大楼和广德电池安全试验室,再加上不久前发布的全新公司LOGO,很显然,上汽通用的电动化转型已经全面提速。
此次开源的玄铁系列RISC-V处理器,包括玄铁E902、E906、C906、C910等4款量产处理器IP,以及基于玄铁的多操作系统的全栈软件及工具。开发者可通过平头哥Github和芯片开放社区(Open Chip Community)下载玄铁源代码,在此基础上,实现开源EDA协同,创新硬件架构,丰富软件应用生态。
AIoT时代,RISC-V架构因其开放、灵活的特性,有望成为继Intel X86、ARM后的下一代广泛应用的CPU架构。但是,当前RISC-V架构面临应用碎片化、开发效率低、软硬件适配难等问题,软硬件生态尚未成熟。
玄铁RISC-V系列处理器采用自研技术,覆盖从低功耗到高性能的各类场景,支持AliOS、FreeRTOS、RT-Thread、Linux、Android等操作系统,并已成功应用于微控制器、工业控制、智能家电、智能电网、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多媒体和汽车电子等领域。不久前,玄铁910全球首次实现兼容安卓,极大拓展了RISC-V架构面向开放生态的想象力。
目前,第六镜科技已服务了205个行业客户,创造了677个AI赋能场景,成为了102个企业的合作伙伴。
过去一段时间里,第六镜始终致力于利用成熟的数据技术将物理空间抽象成数字世界,利用数据优势帮助企业、高校实现数字化管控的效率升级。在深耕城市AI场景落地升级的同时,并于2019年开拓工业AI赛道,打造AI技术与工业产业的融合。
对于此次战略投资方的选择,第六镜科技创始人刘闯认为,公司在现阶段获得有工业AI背书的集团投资是件好事,这样的投资相对务实,双方可在多个角度实现互利共赢。
“这轮融资后,我们将把注意力放在业务本身。之后会迎接其他行业机构的投资意向,最终以什么形式合作、是否能获得融资背书,还处于沟通探讨阶段。”刘闯表示。
正如每家AI公司都要经历的困难,硬件开发对于一个轻量化、纯软、纯算法团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以城市AI领域的应用为例,据第六镜CPO米汀透露,自上一代人脸识别机「赤眸V」到今天的赤眸VI,实际已经历了三轮的内部迭代,从实验室课题到标准化硬件产品,团队面临着不小的成本压力;而精打细磨的产品标准化以及功能拓展,是为了更顺利的交付给不同需求的客户。
得力于3D结构光活体技术以及嵌入式AI计算平台,「赤眸VI」目前有万分之一误识率和100ms识别速度,并且全部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具有多算法融合、全流程应用支持、低功耗等特点。此外,该机型外观纤薄,突显科技与工业美学的完美结合,并能自然融入落地场景,在展示期间,不断吸引业内人士驻足拍照。
据米汀介绍,第六镜将深化已有场景的AI应用为主,持续助力AI赋能场景的丰富和细化,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一系列AI场景解决方案体现出了极大优势。
“我们不仅推出移动式、固定式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同时搭配疫情防控数字化平台。从用户数据信息采集、实时监测、信息分发、持续跟踪到分析反馈形成疫情监测闭环,实现多证件、人脸及健康码一体化检测,减少操作环节,提供真正非接触式无感测温,可帮助区域管理者在一秒钟内完成整个流调,并提供真实的调查轨迹,为遏制疫情蔓延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管理者提供更精准的场景管理和数据分析。未来,我们希望能更好的服务场景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