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得出这一预测,主要得益于强劲的市场需求、持续的政策支持以及头部企业的快速成长。其中,在市场需求方面疫情起到了重要催化作用;而这两年国家政策不断出台,并提出新基建概念,也推动了云计算发展;此外,阿里云、腾讯云的快速崛起也带来机遇。
在此背景下,我国云计算发展方向和趋势也愈发凸显。一方面私有云、混合云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应用向行业垂直化加速渗透;另一方面,本土产业链生态初步形成,国产替代不断加快。此外,人们对于云计算的关注也逐渐从上云向效能、技术、服务等方面转变。
综上,总体看来当前我国云计算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除了发展现状不错、态势积极之外,同期产业机遇和趋势也已经出现,未来发展令人憧憬和期待。但尽管如此,眼下我国云计算发展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产业后续想将潜力变现,真正走向成熟,还需不断攻坚克难。
智能制造网认为,首先我国政府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推动和规范作用,不断促进技术发展,培育骨干企业,营造良好环境。同时,政府要加强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同增强人才培养和各项标准规范建设,持续不断升级完善产业发展的生态建设。
其次国企业要坚持创新理念,整合市场需求,推动创新发展。要加速上云步伐,推动公有云、私有云深入部署,加强企业间供需对接、数据共享和技术提升。要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释放自身创新潜力,主动参与标准建设,积极投身人才培养,不断增强产业活力。
美国觉得有必要让本土得到更强大、直接的半导体制造能力,这一想法也同样受到欧洲的认可。作为同样在半导体设备方面占据优势,却在制造领域更为薄弱的欧洲,去年曾表示未来力争生产全球20%的半导体,以更好的同产业链其他国家相竞争。
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年欧盟先是由17个国家联合宣布了《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科技计划联合声明》,计划未来两三年投入1450亿欧元以推动半导体发展。之后,欧盟又邀请台积电高管商议欧洲芯片生产计划,并考虑建立一个包括意法半导体、恩智浦、英飞凌和ASML在内的半导体联盟。
他们的解决方案可以更精确地推断出手指在触摸屏上的位置。该项目的研究人员说,在现代智能手机上打字的挑战是,检测手指在屏幕上的位置的触摸传感器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没有什么变化。虽然这些传感器没有什么变化,但屏幕本身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分辨率更高,保真度更高。
虽然最新的iPhone的屏幕分辨率为2532×1170,但触摸传感器的分辨率却大大低于32×15像素。电容式触摸屏利用传感器线之间的电场变化来检测手指的位置,以便在触摸屏幕表面时感知手指的接近程度。
该团队说,由于电容式传感捕捉的是接近度,它无法检测到真正的手指接触。该团队想出的方法被称为CapConnect,结合了两种方法。该技术将触摸屏用作图像传感器,可以看到大约8毫米远的地方,还有一个深度摄像头,可以记录物体距离的图像。CapConnect利用这种洞察力,通过该团队建立的深度学习算法,准确检测出手指和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
其中,日本政府计划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向海外半导体制造厂商提供数千亿日元的巨额资金,来邀请台积电等先进半导体代工企业赴日本投资建厂。同时,近期日本政府还打算提出汇整各项强化开发及生产架构的国家政策,来保障半导体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而韩国则下定决心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上周四,韩国政府宣布将于三星等企业合作,帮助在2030年前在本土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供应链,使韩国成为存储器和系统芯片的全球领导者。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韩国政府表示将在目标年内投资超过4500亿美元用于项目研发。
鉴于美欧日韩等持续不断加强半导体制造能力,半导体产业链竞争无疑正变得激烈,未来格局也必然迎来变动。不过,对于我国这样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来说,虽然存在一定挑战,但其实也迎来了机遇。毕竟,这意味着我们可选的芯片合作对象变得更多,渠道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