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现场工作会议发布了矿业“5G+工业互联网”案例集等突出成果,汇编了43个国内矿业相关企业应用案例,展示了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矿业的应用前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中兴等企业展示了“5G+工业互联网”的最新实践。
据了解,目前,“5G+工业互联网”在采矿行业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5G新技术可以支持井下工作面远程监控,有助于井下自然灾害预防和人员管理;二是5G技术有助于矿山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井下开采效率;三是5G技术助力实现井下作业的少人化、无人化,有效缓解招工难问题;四是5G技术高效支撑井下综采设备的远程操控,实现“机进人退”。
会议指出,5G是矿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刚需”,是解决当前矿业企业发展痛苦和困难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矿业开采、经营和管理模式的“法宝”,5G+工业互联网在矿业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刘烈宏在现场会总结讲话中指出,采矿业“5G+工业互联网”后续发展,要夯实网络基础,优化网络部署,有序推进地面行政通信网、5G无线通信网、井下调度通信网、数据通信网等网络基础设施的融合部署,按照安全要求实现井上井下网络互联互通。要加强产业支撑,加快标准制定,面对特殊的地下环境和安全要求,加快开发防爆5G基站、网关智能终端等产品,加强产品供应。要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探索商业模式,培育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中小企业业务门槛,推动“5G+工业互联网”深入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推动更多行业“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虽然人工智能的采用已经引起了大众的兴趣,但人们仍然在权衡人工智能的利弊、人工智能对商业的影响以及采用人工智能的初始成本。然而,在一个受疫情及后果影响的世界里,采用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一种主流现实。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快速试验和适应人工智能,无论是健康、教育、零售还是制造业。
麦肯锡(Mckinsey)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机器人过程自动化、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是企业最常采用的人工智能方面。AI的各种功能可以分解为基本功能,并作为微服务加以利用。其中一个例子包括数据清理服务,它对数据进行配置并生成统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