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积极布局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的不仅是图森未来、智加科技、嬴彻科技等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还有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等传统商用车企业,甚至部分此前致力于乘用车出行领域的头部玩家也陆续入局。
去年,一汽解放正式发布了和智加科技合作的全球首款量产自动驾驶重卡——J7 L3超级卡车。今年3月,嬴彻科技发布了全栈自动驾驶系统“轩辕”,并将与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合作,在2021年底量产下线L3自动驾驶卡车。
不久前,小马智行公布卡车业务品牌小马智卡;另有消息称,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将开启自动卡车业务;Waymo此前宣布将开始在美国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卡车。
想象一下原始建造的建筑物。很可能,它们是由石头、草、泥、木棍或其他天然材料制成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建筑物更加豪华、舒适和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建筑物如何转变、发展和升级为舒适的结构。虽然原始结构与今天的建筑物并不真正相似,但两种结构的目的是相同的。而且,建筑物背后的目的是提供庇护所,当然还有舒适和安心。
考虑到目前的情况,今天人们要求很高,也比较缺乏耐心。他们要求一切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交付。对舒适性和便利性的渴望与日俱增。意识到人们的需求,建筑业主正在寻找新的方法来调整优先事项以获得客户满意度提升。
如今,由于现代技术,满足人们的需求不再是问题。你所需要的只是充分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技术。从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的概念中获取灵感,建筑行业正试图建造互联和数字化的建筑。同样,智能建筑的理念是提供舒适、便利、安全和效率。但是,什么是“智能”建筑?
首先,盈利难题是行业共性。以图森未来为例,其于上月发布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数据显示,图森未来Q1营收同比暴增264%为94.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6.5万元);净亏损同比扩大约1392.25%至3.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74亿元)。
不出所料,就亏损原因,图森未来给出的解释是——研发烧钱。2021年第一季度,图森未来的研发支出为4143万美元(约2.66亿人民币),环比增长了30%,同比增长127.88%。
诚然,对于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而言,现阶段谈盈利还为时过早,毕竟其还处于限定场景试点运行阶段。加上技术难度和研发投入周期等诸多因素,包括图森未来在内的自动驾驶公司想要实现收支平衡几乎不可能。
譬如,面对动力路线选择之时,卡车自动驾驶领域缺乏行业标准。考虑到商用车的负载情况,卡车自动驾驶的动力选择更为复杂。电动车、燃油车、燃料电池车,究竟哪个才是卡车自动驾驶的“良配”?亦或者说,不同的动力系统需要如何融合才是最优解?当下,整个行业并无标准答案。毋庸置疑,若想要找出答案,这也要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
另外,卡车自动驾驶的道路测试具有局限性。受限于政策和法律等因素,国内企业多在港口、矿区等封闭环境进行自动驾驶卡车测试,仅有少数开展了高速公路的编队测试。而鉴于封闭环境和道路实景存在差异,在封闭环境测试的数据不能直接用于各种路况。在很大程度上,这或将制约部分地区的卡车自动驾驶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