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国内非汽车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占比提升超过40%,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以海外竞争对手的非重点领域为基础,通过并购和内生增强优势,逐步开始直面竞争,并且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仍在拓展中。
国产工业机器人可提升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大,立足优势赛道,拓展新的场景。国产品牌的主要优势包括:1)本土化优势: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成本具有明显优势;2)价格端优势:相比海外竞争对手,国产工业机器人价格优势明显;3)供应链安全优势:使用国产机器人本体将提升下游制造业供应链的安全自主可控。
随着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其背后的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备受关注。据业内估算,最早上市的一批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电池已经处在“退役”期之内。
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的退役总量达到了约20万吨,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升至约78万吨。
那么这些退役后的电池流向哪里了呢?央视财经也对其进行了调查。
山东一家专做新能源二手车生意的车商表示,由于电池一般占新能源车整车价格的比重较大,这两年电池回收渠道的建立让二手新能源车价格相对有所稳定。一块电池一般能卖到6000、7000元钱。
业内人士介绍,每辆新能源汽车上一般装载的是一个完整的锂电池包。回收后既可以拆解成模组或电芯,形成小型电池用于低速电动车、太阳能路灯等产品,也可以将多个完整的电池包并在一起,为风、光电等场景储能。
不过,电池极结构各异,电池包更多只能靠手工拆解,成本较高。此外,各厂家为了保护关键技术信息,对电池的电源管理系统也会设置读取权限。
2011-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达25.1%;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由约800台增加至约5万台,高于国内整体销量增速约33个百分点;同期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上升约26个百分点。过去五年国内龙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加约6倍,增速明显优于行业,渗透率可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国内渗透率持续提升。国内龙头通过前期的并购整合,在部分细分领域已经建立优势,性能赶超海外竞争对手;受益于国内制造业升级,工业自动化需求显著增加,国内龙头扩产节奏匹配度较高,迅速提升份额;售后服务响应速度优势明显,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国产品牌对下游制造业的安全自主可控能力较高。
从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本体的优势也逐步确立。核心零部件自制可以降低本体制造的成本;通过逐步提升零部件自制率,可以增加供应链体系的安全可控;核心零部件是决定本体性能和产品标准的重要部分,形成较强进入壁垒;增加客户粘性,提升后市场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