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许可和验证是安全性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企业使用生物识别输入设备的原因。生物识别安全措施正在成为多因素身份验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用于广泛的应用,包括考勤、识别过程跟踪,甚至计量时间限制。生物识别技术目前用于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的入口和出口系统。生物识别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因为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来进行生物识别验证,例如面部和虹膜识别、脉管系统模式识别以及指纹。
智能能源消费者合作组织(SECC,Smart Energy Consumer Collaborative)的一份新报告发现,智能恒温器、电器和扬声器等智能家居设备的当前所有者对这些技术非常满意;然而,对于尚未拥有任何智能家居设备的人来说,前期成本和数据隐私问题仍然是主要障碍。
“智能家居和能源数据:消费者想要什么?”这份基于对美国1520名消费者和加拿大500名消费者的在线调查的报告显示,97%的智能扬声器和智能恒温器用户对他们的设备有些或非常满意。根据该报告,这些目前的采用者偏向于年轻化(77%的年龄在55岁以下),并且与SECC的精通技术消费者群体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该群体重视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益,并更喜欢使用技术来实现这些目标。
研究发现,在尚未采用智能家居设备的消费者中,这些消费者更有可能年龄较大,并且属于SECC对能源效率投入最少的两个消费者群体:移动中间人和能源冷漠消费者。这些非采用者表示他们认为不需要智能家居设备(57%),他们担心数据隐私(45%),并且认为购买这些设备的前期成本太高(39%)。
无论当前设备所有权如何,数据安全和隐私仍然是所有消费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大约三分之二(63%)的消费者担心数据泄露,非智能家居设备用户更担心来自第三方而不是他们当前的供应商的泄露。智能家居设备所有者似乎同样信任第三方及其设备供应商;44%的人都担心这两个实体的数据泄漏。
无人机,是一种无人驾驶飞行器,是利用传感器、智能控制、信息处理、动力系统等技术融合与一体的高科技产物。近年来,无人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政务、商业娱乐等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这个6月里,无人机领域涌现了多起值得关注的事件,我们来看一下:
6月1日消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一种无人机天线折叠天线结构及应用的专利,公开号为CN213340682U。本次公开的无人机天线折叠结构在折叠时不需要额外的操作和设备,能够有效节省时间和成本,且能够降低无人机发射难度。
6月4日消息,近日,大疆发布了新品无人机产品MINI SE。此款无人机配置包括1200万像素1/2.3英寸云台相机、可录制2.7K视频、三轴陀螺仪,飞行时间30分钟,最远图传距离2.5英里。
6月8日消息,美团近日公开有关多旋翼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无人机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2925338A。本次公开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多旋翼无人机是否存在故障,同时还可以在无人机故障时及时控制无人机降落。
6月10日消息,据悉,索尼近日正式发布旗下第一款无人机Airpeak S1。此款无人机与索尼Alpha系列全画幅无反相机完全兼容,是业内能搭载索尼相机的最小级别无人机,不仅能动态拍摄同时还拥有精准稳定的飞控表现。
6月14 日消息,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近日宣布,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T-1原型机,成功为1架F/A-18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这是史上首次无人机对有人机实施空中加油。
6月16日消息,蚂蚁集团旗下蚂蚁链与大疆农业正式宣布合作,基于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提升信任,通过租赁平台推出无人机租赁服务,让更多的农民能够租得起,更多的耕地用得起,通过数字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
6月18日消息,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深圳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其中明确提及要开展无人机末端配送业务试点,拓宽无人机在快递物流、城市巡查等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6月21日消息,澳大利亚复合材料商Airspeeder公司提出了另一个无人机想法“电动飞行赛车”。其研发的电动飞行赛车Alauda MK已经在澳大利亚南部进行了无人驾驶试飞。该无人机是一架电动垂直起降多直升机,其机身集八旋翼布局、翼型转动臂、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最新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