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较高,技术也较为成熟。在实验室里较高的转换效率为24.7%,规模生产时的效率为15%(截止2011,为18%)。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单晶硅成本价格高,大幅度降低其成本很困难,为了节省硅材料,发展了多晶硅薄膜和非晶硅薄膜作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替代产品。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单晶硅比较,成本低廉,而效率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其实验室较高转换效率为18%,工业规模生产的转换效率为10%(截止2011,为17%)。因此,多晶硅薄膜电池不久将会在太阳能电池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低重量轻,转换效率较高,便于大规模生产,有较大的潜力。但受制于其材料引发的光电效率衰退效应,稳定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如果能进一步解决稳定性问题及提高转换率问题,那么,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无疑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发展产品之一。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和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随着5G技术的商用,车联网产业快速发展,行业应用加速渗透,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趋势显著,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介绍到,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及四个国家级车联网的先导区,全国有10余个省市出台了车联网相关的工作安排,20余个城市和多条高速公路已经开展了车联网的改造升级。
范书建谈到,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推动交通运输等行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已经逐步形成了产业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有效服务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和效率提升,来支持数字化的治理体系的完善。同时,车联网行业发展将有效支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进产业技术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能源、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突出,对此,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自动驾驶技术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相互促进、共同解决交通出行问题的融合解决方案,是目前世界上很有可能成为新技术应用的市场。黄澄清认为,国内众多的互联网企业、汽车制造商等纷纷投入到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配套设备、产业链也正在逐步完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浪潮正在到来。
多晶体薄膜电池硫化镉、碲化镉多晶薄膜电池的效率较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高,成本较单晶硅电池低,并且也易于大规模生产,但由于镉有剧毒,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并不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较理想的替代产品
纳米晶体化学能太阳能电池是新近发展的,优点在于它廉价的成本和简单的工艺及稳定的性能。其光电效率稳定在10%以上,制作成本仅为硅太阳电池的1/5~1/10,寿命能达到20年以上。此类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刚刚起步,不久的将来会逐步走上市场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就是由有机材料构成核心部分的太阳能电池。大家对有机太阳能电池不熟悉,这是情理中的事。如今量产的太阳能电池里,95%以上是硅基的,而剩下的不到5%也是由其它无机材料制成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将一种色素附着在TiO2粒子上,然后浸泡在一种电解液中。色素受到光的照射,生成自由电子和空穴。自由电子被TiO2吸收,从电极流出进入外电路,再经过用电器,流入电解液,最后回到色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很低,这使它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它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