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3年无人配送市场规模或达到829亿元左右

   2022-01-14 工业品商城116
核心提示:据说,过去一年,食品消费增长其实多数来自于线上。期间,线上销售渠道食品品类增长速度超过整体快消品市场。在此背景下,电商一头扎进零食领域,和众多零食品牌突然闯入消费者视野,进一步推动食品电商行业规模的扩增。而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也在稳定增长,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近5.1万亿人民
       据说,过去一年,食品消费增长其实多数来自于线上。期间,线上销售渠道食品品类增长速度超过整体快消品市场。在此背景下,电商一头扎进零食领域,和众多零食品牌突然闯入消费者视野,进一步推动食品电商行业规模的扩增。而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也在稳定增长,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近5.1万亿人民币。
  随着电商和餐饮、外卖的快速发展,食品、餐食等配送人力支出已经成为各平台的重要支付成本。然而伴随着劳动力红利逐渐减弱,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驱动下,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加持”下,配送机器人也成了电商和外卖、餐饮行业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新方向。
  尤其是2020年至今受到特殊事件的影响,无接触配送及就餐成为今年的一种需求趋势,这也让人们看到了更多人机协作的智能化新场景。据了解,从2018年起,海底捞等餐饮企业、外卖平台就纷纷上线智慧餐厅,开始批量使用配送机器人。而今年6月,某企业旗下全自动化餐厅也正式开业,从后厨到前台接待再到地面配送等,所有服务均由机器人完成。
       作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和电气化变革的关键支撑,芯片由于在智能汽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车内的应用正越来越广泛。根据Gartner的分析数据,2018年单辆汽车中的半导体价值约为400美元,预计到2024年无人驾驶汽车普及时,单车半导体的价值将超过1000美元。
  然而,由于汽车电子本身使用环境较为复杂,一旦失效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要研发一款真正符合需求的车规芯片并不容易,往往需要进行各种严苛的测试及标准验证。作为国内领先的AEC实体化第三方实验室,苏试宜特及苏试集团多年来就一直致力于车规级模块、芯片可靠度标准与验证分析,迄今为止已累积超过8年的车规验证经验,服务国内将近40家客户,超过60个成功案例, 俨然成了本土汽车芯片企业踏进车用领域最重要的赋能者之一。
  笔者了解,今年以来,美团持续推进无人车和无人机的进展,其新一代无人配送车在第一代无人配送车基础上迭代,经过了整车性能试验、整车综合耐久试验、低温寒区环境适应性试验等三大方面测试。2020年初,美团无人配送车在北京顺义买菜业务落地配送生鲜。而国内某电商也进行了配送机器人的试点。
  业内人士表示,环境感知和运动控制是配送机器人非常基础的能力,其技术成熟度也决定着机器人产品的应用落地程度。不过,对于快递配送、外卖配送等较为复杂的场景,机器人要面对客流量多、空间狭窄、障碍物多、效率要求高等难题。就目前来看,配送机器人还要解决4个问题,包括自主行走、灵活避障、承载储藏、人机交互。
  例如配送机器人要能自主行走,自行找到目的地,自主停靠配送点等;路面配送错综复杂,配送机器人要能够灵活地避让行人、车辆等物体,在较粗糙的路面畅通无阻等;为了满足不同物品配送的需求,如生冷海鲜或熟食,配送机器人也有定制化的配备冷藏或加热装置;机器人要能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并进行多方式识别用户进行取货。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