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将冷战的政治现实搁置一旁,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灾难发生时,全球通信民主化的基础设施也不存在。同样,如果福岛事故发生在十年前,社区的反应也会慢得多.全球宽带在2001年才刚刚开始向上攀升,直到2003年才会有视频协作工具可言。
但福岛事件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在2001年至2011年的十年间,人类建立了宽带、云支持的全球通信基础设施,使实时传播新闻和远程协作成为可能。在短短十年内,我们拥有了及时了解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我们把自己放在互联网上,正是这种基础设施的存在,使得最初的Safecast团队得以形成:首先进行联系、签到和帮助,然后解决一系列刚刚从灾难中出现的新问题。
智慧城市可以是两种类型之一——绿地,一种需要从头开始建设一座智能的数字化城市,另一种类型是棕地,这些城市已经存在,需要改造卫生、交通、安全、能源分配等设施的技术基础设施。需要有效地整合前沿技术,以确保平稳运行和不间断的连接。3/4级数据中心将是智慧城市出现的主要催化剂,因为需要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来满足这些城市的需求。
根据《2017-18年印度经济调查》的估计,到2040年,印度将需要4.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智能城市将在基础设施中嵌入连接的传感器、物联网设备和其他下一代硬件。因此,他们必须具备必要的数据处理能力才能使信息有用。边缘数据中心可以解决许多挑战,并提供这些城市有效运作所需的东西。这些数据中心将有助于增加数据存储和加快处理速度,从而使技术能够有效运作。
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中,居民希望通过实时信息交换获得收益。人、设备、数据和网络之间的互联必须顺畅。创建新的自动化设施和动力应用程序需要采用高密度创新策略,以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和提高竞争力。能够在需要时存储生成的数据、访问、分析和解释数据至关重要。因此,相信数据中心将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柱并没有错。
物联网是技术驱动型城市发展的关键;智能手机、智能停车传感器、天气传感器或安全监控系统等互联设备将投入使用,以提高这些城市的生活质量。支持这些解决方案应用的执行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市政当局分析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以向智能社会中的互联公用事业网络发送命令。毋庸置疑,基于物联网使用大数据分析处理生成的数据的智慧城市蓝图将依赖于无限弹性的数据基础设施。
具有正常运行时间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数据中心对于智慧城市的有效运作而言优先于其他因素。强大的数据基础设施将提供更好的连接性,减少延迟并确保执行其功能所需的信息易于获得。可靠性、弹性、停机时间和安全性是智慧城市平稳运行需要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边缘数据中心将成为整个物理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将作为正在创建的数据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
因此,超大规模架构将允许城市当局更有效地处理数据、资源和服务数据,因为其功能更加灵活和可扩展。虽然现在说智慧城市是否会获得其概念化的普及和采用还为时过早,但毫无疑问,正确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构成了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的支柱。如果我们培育和投资一个可持续的、高度弹性的数据中心来管理从数据摄入到数据分析的数据生命周期,我们就可以充分挖掘数据集市的潜力,并从政府的“城市即平台概念”中受益。
福岛事故初期,当地居民和全球科学界面临的较大问题是获取信息。政府和当地公用事业公司对当地情况有所了解,但没有分享。世界其他地方只能猜测损坏的程度或周围地区的安全。
十年来,我们已经通过互联网将自己连接起来,但我们周围的世界和环境仍然是个谜。Safecast正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首先通过部署盖革计数器和辐射检测设备,然后扩展到空气质量监测。在过去十年中,Safecast在102个国家部署了5,000台辐射和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每天收集超过66,000次测量数据。
与10年前相比,全球有5,000个地点对空气质量有了更好的了解。在5,000个地点,市民可以知道外面的空气是否安全,并且可以作为朋友通过视频通话访问有关其环境的数据。
在同一十年中,传感器、硅、PCB和无线电的成本持续下降。随着物联网的炒作让位于现实,对制造商和开发人员友好的工具的不断增长带来了连接设备的寒武纪爆炸。
经过10年、5,000台设备和数百万个数据点的收集,Safecast等组织并不认为他们的工作已经完成。如果有的话,就像宽带和云的民主化为物联网奠定了基础一样,过去十年一直是对人类通过向我们的环境添加设备可以提取的价值的测试。作为来自开放数据集的环境数据,一项成功的测试被用于为科学研究提供信息、制定政策并帮助普通公民了解他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