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到汽车行业,1-6月,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2876.8亿元,同比增长45.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比重为6.8%。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不过对比此前,增速有所回落。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利润增速整体呈现逐月回落的态势。具体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达到832.3亿元,同比增长25.3倍;1-3月,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1320.8亿元,同比增长8.4倍;1-4月,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1799.6亿元,同比增长1.6倍;1-5月,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2474.5亿元,同比增长81.1%;1-6月,增速进一步回落至45.2%。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制造业利润变化与汽车产销走势趋于一致。中汽协数据显示,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增长24.2%和25.6%,增速比1-5月回落12.2个百分点和11.0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4%和4.4%,增幅比1-5月回落0.2和 1.4个百分点。而根据相关机构预测,7月车市预计继续走低,这可能会继续影响汽车制造业利润表现。
典型的遥控潜水器是由水面设备(包括操纵控制台、电缆绞车、吊放设备、供电系统等)和水下设备(包括中继器和潜水器本体)组成。潜水器本体在水下靠推进器运动,本体上装有观测设备(摄像机、照相机、照明灯等)和作业设备(机械手、切割器、清洗器等)。
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潜水器的水下运动和作业,是由操作员在水面母舰上控制和监视。靠电缆向本体提供动力和交换信息。中继器可减少电缆对本体运动的干扰。新型潜水器从简单的遥控式向监控式发展,即由母舰计算机和潜水器本体计算机实行递阶控制,它能对观测信息进行加工,建立环境和内部状态模型。操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以面向过程的抽象符号或语言下达命令,并接受经计算机加工处理的信息,对潜水器的运行和动作过程进行监视并排除故障。开始研制智能水下机器人系统。操作人员仅下达总任务,机器人就能根据识别和分析环境,自动规划行动、回避障碍、自主地完成任务。
无人有缆潜水器的发展趋势有以下优点:一是水深普遍在6000米;二是操纵控制系统多采用大容量计算机,实施处理资料和进行数字控制;三是潜水器上的机械手采用多功能力反馈监控系统:四是增加推进器的数量与功率,以提高其顶流作业的能力和操纵性能。此外,还特别注意潜水器的小型化和提高其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