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控制器产业链引来多方势力争相布局

   2022-02-25 工业品商城123
核心提示:  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自不必说。据悉,域控制器的概念就是由博世和大陆等Tier1提出,旨在解决信息安全和ECU开发瓶颈问题。近几年,这些企业也陆续推出了不少颇具竞争力的产品。车企们也在进行相关的布局,他们或与相关供应商进行合作研发,例如上汽就与TTTech合作研发了iECU,或选择自主研发,例如特斯拉,HW3.0 FSD便是
    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自不必说。据悉,域控制器的概念就是由博世和大陆等Tier1提出,旨在解决信息安全和ECU开发瓶颈问题。近几年,这些企业也陆续推出了不少颇具竞争力的产品。车企们也在进行相关的布局,他们或与相关供应商进行合作研发,例如上汽就与TTTech合作研发了iECU,或选择自主研发,例如特斯拉,HW3.0 FSD便是其自研专供域控制器。
  除此之外,科技公司也一跃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方。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域控制器领域,近两年国内科技公司迅速崛起,华为、百度、东软睿驰等企业正在积极参与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以东软睿驰为例,作为一家初创企业,东软睿驰早在2019年就首次发布了三款通用域控制器,以满足自动驾驶、车联网、电驱动系统的域控制器开发需求,如今该公司在域控制器领域已有诸多实质性的进展。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目前域控制器领域布局者众,域控制器产品层出不穷,但“域”无完“域”,如同整车需要不断升级,域控制器也需不断升级进化。
  去年11月,东软睿驰汽车基础软件产品NeuSAR全面升级为3.0版本。据悉,东软睿驰NeuSAR3.0已完成多项DCU和ECU的量产支持,既支持传统的ECU开发,同时又对基于域控制器和新EE架构的软件开发提供丰富的基础软件,中间件和开发工具。在自动驾驶,智能驾舱,底盘动力,车身控制等新一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下的整车域控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东软睿驰新一代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生态软件包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X-Box 3.0正式亮相。资料显示,X-Box 3.0可实现面向多场景的L0-L3自动驾驶量产应用,包含舱内/外场景、L2-L3前行场景、L3+泊车场景的多项组合功能。据东软睿驰透露,该已获取多个车型定点量产机会,将会在2022年陆续量产上市。
  而在今年7月底,东软睿驰又重磅推出新一代自动驾驶中央计算平台,这一平台采用4颗地平线征程®5芯片,支持多路激光雷达、16路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接入,可实现整车360°的感知冗余,提供L3/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据悉,东软睿驰新一代自动驾驶中央计算平台全面发布,打通了芯片、软件、硬件、算法全链条,将开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全面自主化浪潮。
  此外,东软睿驰还将于8月底发布行泊一体域控制器。据了解,该款域控制器可实现泊车与行车功能集成在同一控制器中同时运行,通过共用传感器,实现L2+的增强感知能力,提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其采用SOA架构,预置基础软件、中间件,为不同需求的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开发工具,开发者能够迅速进入应用层开发,按需实现定制化功能开发工作。
  同期,东软睿驰还将发布另一款通用域控制器。当前,整车厂商正面临硬件平台可拓展性低、开发周期长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难题,东软睿驰这一通用硬件平台将实现跨域融合,实现车身,动力,底盘系统等控制域的整合,支持网关功能和车载通讯加密要求,统一OTA升级。具备丰富的对外接口、功能全面,帮助车企实现集中式架构。同时,基于面向SOA的架构,大大增强了平台的可拓展性,可移植性,帮助整车厂商减少开发投入。同时预置基础软件,和标准中间件,提供丰富的开发工具,支持开发者个性化开发,提供多样化的开发服务支持。
  事实上,不只是东软睿驰,以上提及的多方势力均在推动域控制器的升级。
  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市面上存在华为昇腾、特斯拉FSD芯片为硬件基础的全栈式解决方案供应商,他们凭借自身的优势实现了从底层硬件到软件架构的全覆盖,具备软硬件一体化的性能优势,但更为常见的是开放式的域控制器生态。
  开源证券研究指出,此类供应链生态由AI芯片公司、软件供应商、Tier1系统集成商和整车厂组成。其中底层的AI芯片公司是域控制器的基础,软件供应商和算法提供商(部分为整车厂自研)赋能,Tier1进行系统集成,最终由整车厂落地验证。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