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安全级监控停止,当有人进入到测试区域时,机器人必须要停止作业;其次是手动指引,协作机器人只能根据操作员的触摸作用力来进行工作;第三是速度和分离监控,只有当和人之间有一定间隔时,机器人才能工作;第四是功率和动力受控制器和内置设计的限制,当发生触碰事故时,机器人必须要降低输出功率来防止事故发生。协作机器人需要满足其中至少一项,而且当机器人处于工作状态时,必须要有状态指示。只有满足这一些要求,才能被叫做协作机器人。
所有这一些要求都是跟安全性能有关的,可见对于协作机器人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协作机器人呢?协作机器人有哪些优势?
第一降低成本。由于不需要安装安全护栏,所以它可以放置在工厂的任意位置,并且可以随意调整位置。
第二调试简单。不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只需要简单地移动机器人的身体就可以进行示教。
第三减少安全事故。相比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更容易控制。
而这些都是由它们的结构特征来决定的。
日前,记者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精锋手术机器人MP系统的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注册临床试验正式在妇科领域率先启动。此次临床试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孟元光牵头,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纪妹共同开展。
郎景和表示,由于机器人的机器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依赖进口,成为发展机器人手术的障碍,国产机器人的制造和临床应用试验是应运而生、雪中送炭。
“国产机器人为我们在妇科领域做到精准化、规范化、微创化、人性化、个性化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尝试,让更多患者享受到科技的红利。”孟元光表示,机器人在多学科的应用已经被认可,但目前因为价格等问题没有得到普及,国产机器人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让高端资源真正能够下沉到基层医疗。
“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性价比,国产机器人的登陆和行业的良性竞争,使得机器人手术价格亲民化成为可能,机器人手术也会像传统腹腔镜手术一样遍地开花。”纪妹指出。
其次是伺服驱动模块的安装位置。伺服驱动模块通过电流来控制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伺服驱动模块一般安装在控制柜当中,而协作机器人则安装在它的每一个关节处。通过对机器人的位置值进行双重计算,所以比起工业机器人来说,协作机器人更加精确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