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对建设有三方面的好处

   2022-03-25 工业品商城115
核心提示: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1月份的一份报告,到2023年,全球建筑业将实现4.2%的增长,这进一步强调了应对生产率挑战以保持增长和需求的必要性。 物联网已经在整个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物联网解决方案加上5G的进步,可以为企业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优势,为现场和场外使用的大量工具、资源和技术创造更多带宽。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1月份的一份报告,到2023年,全球建筑业将实现4.2%的增长,这进一步强调了应对生产率挑战以保持增长和需求的必要性。
       物联网已经在整个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物联网解决方案加上5G的进步,可以为企业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优势,为现场和场外使用的大量工具、资源和技术创造更多带宽。其他来自远程低功耗技术的建设发展,通过部署跟踪关键性能指标、设备周转率、利用率和库存的传感器,使智能建筑工地成为可能。
       例如,全球建筑集团Bouygues Construction的子公司Bouygues Construction Matériel已经实施了一种资产跟踪产品,以确保建筑工地拥有符合要求的设备。该公司已经在法国的2万多台设备上部署了远程、低功耗的传感器连接。每个站点通过跟踪地理位置来优化设备使用和监控站点设备的状态来洞察生产率。
       随着建筑工地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严格,企业被迫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物联网的实施将在三个领域产生效益:生产率、安全性和现场运营。
       生产力。生产率是当今建筑业面临的最大挑战。避免项目延误的需求日益增长,引发了建筑业物联网的增长。在一个受最后期限驱动的行业中,公司必须保持目标,因为延误也会增加预算。支持物联网的传感器可以通过跟踪设备和送货来跟踪公司并优化日常任务,如调度和检查。数字化管理平台同时监控设备和员工。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和导航虚拟地图,以访问设备的位置和配置以及指向质量控制表的链接。
       安全保障。安全是每个建筑工地的重中之重。没有健康的员工和安全的工作环境,生产力总是会失败。幸运的是,配备传感器的物联网标签可以跟踪现场仪表盘上的一件设备,了解潜在的风险,比如空气质量,或者当员工太接近一台机器时收到通知。通过实时访问数据,工作人员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并阻止潜在的有害情况。
       启用物联网的标签还可用于减少网站上的盗窃。这些标签使设备更易于跟踪和监控,无需持续监督。此外,由于建筑设备盗窃和材料成本飙升,它们每年可以为建筑公司节省高达数十万美元。
       现场操作。与建筑工地相关的费用很多,最高的两项成本是电力和燃料消耗。物联网设备,包括燃料传感器或负载传感器,可以通过对资产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帮助公司积极管理费用。然后,管理人员可以日以继夜地安排、打开和关闭设备以及闲置设备,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并评估设备状态以防止出现问题,并确定何时库存或状况低下或损坏。
       不过这个万亿“蛋糕”组成略有些复杂。进一步细分,还可以拆分出万亿级Robotruck,千亿级Robobus、无人矿卡、末端配送,以及百亿级无人港口物流、无人机场物流、无人环卫等多个不同规模的细分市场,这就注定了商用车自动驾驶赛道将好不热闹。
       作为自动驾驶一个重要的分支,商用车自动驾驶由于细分赛道众多,部分场景短期内落地前景相对较好,正吸引越来越多玩家的布局。
       目前,除了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北汽福田、陕汽、金龙、宇通等传统商用车企,以百度、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及宏景智驾、智加科技、慧拓智能、希迪智驾、驭势科技、文远知行、图森未来、蘑菇车联等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均在积极布局,加码自动驾驶卡车、Robobus、无人清扫车等的研发。
       9月17日,百度生态公司DeepWay对外发布首款智能重卡——星途1代。该车计划2023年6月量产,将率先实现L3级自动驾驶在高速干线上的落地,并在未来3-5年实现高速L4级别自动驾驶。星途1代的发布,代表着百度入局物流行业之后,相关布局正式进入到实质性产品落地阶段。
       无独有偶,近日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元戎启行和文远知行也纷纷宣布拓展无人物流赛道。9月14日,元戎启行宣布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同时重磅发布了企业未来三年的“123N”业务战略。其中一个重要的信息便是增加在同城货运领域的布局,元戎启行由此正式进入Robotaxi“元启行”+自动驾驶轻卡“元启运”双线并行的新发展阶段。
       9月9日,文远知行也宣布正式进入同城货运领域,并发布了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轻客WeRide Robovan,文远知行Robotaxi+Robobus+Robovan的产品矩阵由此形成。据悉WeRide Robovan基于江铃轻客BEV车型开发,未来将批量交付给中通快递,以共同推进同城货运自动驾驶的发展。
       而在这之前,无论百度、元戎启行、文远知行还是小马智行,战略重点很大一部分均聚焦在Robotaxi领域。如今,这些头部企业纷纷宣布拓展物流赛道,充分显示了对商用车自动驾驶的看好。
       比如在物流领域,随着电商及外贸等的快速发展,对货运的需求日益加大,与此同时干线运输以及港口、机场、园区物流等领域却面临工作条件恶劣、配送人员短缺、青壮年劳动力供给逐年下降、人力成本持续提升、人工配送效率低等问题,这些均为自动驾驶的普及应用提供了契机。
      “我们分析过一台重卡的物流成本,长途重卡双驾成本一年在30-40万元。如果通过自动驾驶技术能让驾驶员从两个人减到一个人,甚至最终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就可以大大缩减成本,极大地提升物流行业的利润能力。”谈及在干线物流场景发展自动驾驶卡车的意义,近日在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1中国商用车自动驾驶大会上杭州宏景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刘飞龙如是说。
      当前,中国已经成了世界上大的公路运输市场,2020年公路运输市场总规模达到6.2万亿元。如果引入了自动驾驶技术,宏景智驾预计,到2030年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市场规模将达8539亿元,接近万亿元规模。
      智加科技商务副总裁刘立也认为,随着自动驾驶级别往上提升,从双驾变单驾,最终变成无人驾驶,整个市场空间和前景是非常巨大的。“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不管是从提升道路安全,减少司机的疲劳强度,还是从节能减排方面考虑,都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尤其是在驾驶安全方面,据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在获取的6782份有效反馈问卷中,超八成货车司机日均工作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普遍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存在疲劳驾驶风险。而且事实证明,目前很多卡车事故也确实是由疲劳驾驶所导致,这也是为什么在商用车市场,DMS正逐渐成为法规标配。
      “另外商用车本身自重大,盲区多,如果不通过感知系统或者智能传感器的部署,很难避免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驾驶部高级经理金大鹏指出。这意味着,商用车安全配置升级势在必行。
      尤其是在港口、矿区、环卫这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中,对于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更是刚需。以港口为例,由于集卡司机经常需高强度满负荷工作,多车协作、多物流场景面临着招人难、人力成本过高的困境,而现阶段外贸的快速增长,推动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持续提升,在人力方面也面临较大的供需缺口,港口已经成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们关注的重点。目前,以友道智途、主线科技、飞步科技、斯年智驾、西井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均在积极布局。
       其中友道智途为上汽旗下商用车智能驾驶科创公司,于8月底正式成立,旨在推动港口、厂区等特定场景以及干线物流领域自动驾驶的研发。据悉,友道智途将于年内发布全新L3级智能重卡产品,开展限定线路准商业化运营。2023年前,友道智途将打通园区物流和末端物流的全业务链路,形成全场景全业务链商用车Door to Door自动驾驶网络。
      矿区更是如此。因工作环境恶劣,工人们尘肺病、胃下垂、腰间盘突出等职业病高发,加之部分矿区地处极端气候地区,冬季严寒,夏季酷暑,而且矿区道路的颠簸,极易引发碰撞、碾压、侧翻等事故,是亟待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另一个重要场景。
       另据辰韬资本此前预测,国内矿山自动驾驶每年的市场规模总额超千亿,其中露天煤炭和铁矿的土方剥离运输市场规模大概分别在450亿/年、150亿/年左右,每年新车销售带来的自动驾驶升级市场规模约为58.75亿/年,仅这三项带来的自动驾驶市场规模总额就达到了658.75亿/年。如果再加上有色矿、砂石等,国内矿山自动驾驶市场规模超千亿。
       而且这些封闭或者半封闭的场景,在进行无人化改造方面有一些天然的优势,即驾驶场景的参与方相对较少,不存在路权问题,技术门槛和政策门槛也就得到了相应的降低。正因为如此,在资本市场商用车自动驾驶也成了“当红炸子鸡”。刚刚过去的8月份,自动驾驶卡车领域的嬴彻科技、Robobus赛道上的轻舟智航、无人配送领域的新石器以及专注于港口运输等的飞步科技均获得了新一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接近25亿元人民币。另外在无人矿卡领域,易控智驾、盟识科技、WAYTOUS慧拓、踏歌智行等多家企业也获得了融资,融资总额共计达数亿元人民币,无人矿卡俨然成了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十分热门的投资方向之一。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