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呈现出这样几点特征。其一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突出,智能机器人扩张加快。从2016至2021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年均增速在11.5%左右,市场规模高达百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44.9亿美元,服务机器人125.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65.7 亿美元。智能服务机器人正不断崛起,有望成为产业持续增长的又一细分市场。
其二是机器人区域产业发展各具优势,资源互补共助发展。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表现出集群现象,形成了6大集聚区。而各区域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基础、市场成熟度与人才环境等关键因素的差别,也形成了各自的独特优势进行互补。例如珠三角地区应用市场较成熟,京津冀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加强,东北地区龙头企业表现强劲,中部地区注重引入外溢资源,西部地区后发潜力巨大。
其三是特色园区和骨干企业开始发挥出各自力量,推动产业发展走向集聚。眼下,各地围绕本体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生产等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主导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机器人产业园区与特色小镇越来越多。通过政企合作和强强联合推动产业发展走向集聚,已经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此基础上,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未来趋势也日益显现。首先是应用场景逐渐向新兴领域延伸。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例,其领域已由汽车、电子、食品包装等传统领域逐渐向新能源电池、环保设备、智能装备、仓储物流等新兴领域加快布局。同时,各地机器人企业解决方案也由传统的汽车及3C设备制造逐步向新兴领域和行业加快延伸,大幅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与服务管理水平,加速“机器换人”进程。
其次是多元应用催生细分市场巨人企业出现。当前,在新兴领域下的细分市场逐渐涌现出了一批业务水平较高、贴合行业实际、应用方案成熟的中小型机器人企业。它们凭借专业化和精品化产品服务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起较为成熟的产品线条与供应体系,迅速占领相当部分市场份额,国家也启动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项目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