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顶级战略技术趋势突出了将在未来5到10年内推动重大颠覆和机遇的趋势

   2022-04-19 工业品商城103
核心提示:Gartner表示,进入市场的最明显和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从数据中了解内容或对象,并使用它来生成全新的、完全原创的、逼真的人工制品。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用于一系列活动,例如创建软件代码、促进药物开发和有针对性的营销,但也可用于诈骗、欺诈、政治虚假信息、伪造身份等。到2025
       Gartner表示,进入市场的最明显和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从数据中了解内容或对象,并使用它来生成全新的、完全原创的、逼真的人工制品。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用于一系列活动,例如创建软件代码、促进药物开发和有针对性的营销,但也可用于诈骗、欺诈、政治虚假信息、伪造身份等。到2025年,Gartner预计生成式AI将占产生的所有数据的10%,而今天这一比例不到1%。
       据Gartner称,数据和应用程序孤岛的数量在过去十年中激增,而数据和分析(D&A)团队中的技术人员数量要么保持不变,要么甚至有所下降。
       数据结构——一种跨平台和业务用户的灵活、有弹性的数据集成——已经出现,以简化组织的数据集成基础设施,并创建一个可扩展的架构,以减少大多数D&A团队因集成挑战不断增加而出现的技术债务。
      “数据结构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过其内置分析动态改善数据使用,将数据管理工作减少多达70%,并加快实现价值的时间,”Gartner说。
       随着远程和混合工作模式的兴起,传统的以办公室为中心的组织正在演变为由地理上分散的员工组成的分布式企业。
      “这需要CIO进行重大的技术和服务变革,以提供无摩擦的工作体验,但这枚硬币还有另一面:对商业模式的影响,”Groombridge说。“对于每个组织,从零售到教育,他们的交付模式都必须重新配置以接受分布式服务。两年前,全世界都认为他们不会在数字更衣室试穿衣服。”
       Gartner表示,要真正随时随地提供数字功能,企业必须摆脱熟悉的“提升和转移”迁移,转向CNP。CNP使用云计算的核心能力,为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技术创造者提供可扩展和弹性的IT相关能力“即服务”,从而更快地实现价值并降低成本。
       因此,Gartner预测,到2025年,云原生平台将成为95%以上的新数字计划的基础,而2021年这一比例还不到40%。
       Gartner表示,随着企业的发展,传统的编程或简单的自动化将无法扩展。自主系统是自我管理的物理或软件系统,可以从其环境中学习。
      与自动化甚至自主系统不同,自主系统可以在没有外部软件更新的情况下动态修改自己的算法,使它们能够像人类一样快速适应现场的新条件。
       决策智能是一门实用学科,用于通过明确理解和设计决策的制定方式以及通过反馈评估、管理和改进结果来改进决策。Gartner预测,在未来两年内,三分之一的大型组织将使用决策智能进行结构化决策,以提高竞争优势。
       “Gartner研究表明,表现最佳的超自动化团队专注于三个关键优先事项:提高工作质量、加快业务流程和提高决策敏捷性,”Groombridge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业务技术人员也平均支持了4.2个自动化计划。”
        除了应对日益成熟的国际隐私和数据保护立法外,Gartner还表示,首席信息官必须避免因隐私事件而失去客户信任。因此,该分析公司预计,到2025年,60%的大型组织将使用一种或多种增强隐私的计算技术。
        PEC技术——在数据、软件或硬件级别保护个人和敏感信息——安全地共享、汇集和分析数据,而不会影响机密性或隐私。当前用例存在于许多垂直领域以及公共云基础架构(例如,可信执行环境)中。
       “数据贯穿今年的许多趋势,但只有企业可以信任它才有用,”Groombridge说。“今天,资产和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这意味着传统的安全边界已经不复存在。这需要网络安全网格架构(CSMA)。”
        CSMA有助于提供集成的安全结构和状态,以保护所有资产,无论位于何处。到2024年,采用CSMA将安全工具集成为合作生态系统的组织将平均将单个安全事件的财务影响降低90%。
        IT领导者努力将AI集成到应用程序中,在从未投入生产的AI项目上浪费时间和金钱,或者在AI解决方案发布后努力保留其价值。AI工程是一种用于操作AI模型的集成方法。
        Groombridge说:“对于从事AI的融合团队来说,他们组织的真正区别在于他们能够通过快速的AI变革不断提升价值。”“到2025年,建立AI工程最佳实践的10%的企业将从其AI工作中产生的价值至少是90%没有建立的企业的三倍。”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