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贝特瑞已经做到了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

   2022-05-11 工业品商城115
核心提示:这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8月的公司,总部在深圳。贝特瑞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深耕多年,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碳纳米材料,包括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石墨烯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基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2002年,贝特瑞还是一个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的弱小企业,因为新材料的主营方向以及创始团队的履历,中国
         这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8月的公司,总部在深圳。贝特瑞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深耕多年,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碳纳米材料,包括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石墨烯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基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
         2002年,贝特瑞还是一个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的弱小企业,因为新材料的主营方向以及创始团队的履历,中国宝安集团决定注资入股,成为贝特瑞的第一大股东。自此,贝特瑞走进了快车道:2003年,贝特瑞实现负极材料批量销售并进军海外市场;2006年,贝特瑞已经做到了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
        在北交所之前,位于深圳光明新区的贝特瑞并不为人熟知,但在电池材料领域,贝特瑞早就在世界范围闯出了名堂——贝特瑞曾用10年时间,打破了日本企业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的垄断,从零起步发展到负极材料全球第一;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完整石墨产业链的新能源材料企业;它还是全球最优秀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之一,为三星、松下、LG、比亚迪等世界级企业在电池原料层面提供定制方案。
        实际上,去年7月27日新三板精选层开市时,贝特瑞便是首批32家挂牌企业之一,成为精选层龙头。截至今年11月12日,贝特瑞收报187.87元,年内暴涨386%,总市值约911.2亿元,位居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市值榜首。
        除了贝特瑞,北交所81家上市公司中还有另外两家也来自深圳,分别为新股广道高新和精选层平移公司美之高。从地域上看,81家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共分布于23个省份,其中江苏、北京和广东分别有12家、11家和10家。
       从行业上看,81家公司涵盖25个国民经济大类行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等占比近9成,有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首批上市的新股中,科达自控、同心传动、中寰股份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的认定。
       根据11月15日起施行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试行)》,除了这10支新股在上市首日不设置涨跌幅限制,其余北交所股票将全时段实施30%的涨跌幅限制。
        在正式开市之前,已经有超过200万的新增投资者跑步入场。北交所个人投资者“门槛“为50万,其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累计有超过210万户投资者预约开通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开市后合计可参与北交所交易的投资者将超过400万户。
        11月14日上午9点,北京金融街金阳大厦,施工人员正在高处作业,为大楼悬挂上“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招牌,楼前伫立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字牌并没有变化。
        从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告设立,到今天正式开市,仅用时74天,这样的速度令人惊叹——回想当年,创业板从提出到开市经历了10年的跨度,科创板从提出到开市用了8个月。
       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坦言,“从科创板、创业板相继试点注册制到设立北交所,中国资本市场连续实施重大改革,让市场的参与方都成为受益者。”
       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感慨,“第一波是把精选层的转过来,上市去,还有两个池子的后备部队储备了丰富的资产。”大家期待的是未来能充分发挥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交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优势,做好交易制度建设,增强流动性和吸引力。
      但他认为也应客观看待市场变化,未来市场一定是有进有退、进退有序——“如果有的公司上市之后因为各种原因运作不下去了,那就退吧,要有纠偏的机制,不能把上市公司都想得永远那么美好。”
       在东方富海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陈玮看来,北交所会给资本市场带来的一个更大的变化在于——并购。小市值公司在上市后也要做大做强,“我们60%以上的退出都是喜好IPO,比例过重。北交所出来之后,可能会极大地推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资源整合。”
       对此,毅达资本则认为要更加辩证的看待:一方面,从北交所制度设计的便捷性来看,如果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双方都有并购意愿的话,确实对并购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上市渠道更通畅,非上市公司被并购的意愿会降低,毕竟并购后存在整合的问题。
       也有人民币基金合伙人认为,北交所的到来,意味着好项目通过IPO退出的确定性在增强 ,未来投资组合中通过IPO退出的项目比例可能显著增长、周期显著缩短,但是由于一二级市场估值价差的缩窄,“IPO一定挣钱”的神话也会随之破灭。机构未来能否持续为LP创造回报,更加考验机构的行业研究能力、价值发现能力和增值服务能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