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

   2022-05-18 工业品商城152
核心提示:工业机器人是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机器人的总称,是一种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通过编程或示教等方式,可以拥有一定的自动性,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加工制造功能,替代人类完成繁重、重复、有害等各方面的工作。 目前工业机器人一般可分为多关节机器人、协作机器人、Delta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机器人的总称,是一种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通过编程或示教等方式,可以拥有一定的自动性,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加工制造功能,替代人类完成繁重、重复、有害等各方面的工作。
           目前工业机器人一般可分为多关节机器人、协作机器人、Delta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四大类。从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来看,占比最高的是多关节机器人,在63%左右,其次分别为SCARA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和Delta机器人,分别约占30%、4%和3%。
          我国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直至2000年之前,行业主要以技术研究、市场探索为主,为后续的发展进行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储备。
          2000年到2010年,在汽车等主要应用领域较为低迷的情况下,国内工业机器人年均销量仅为数千台,这一阶段主要是外资在加速布局国内市场,而国内供应商主要做集成和代理。
          2010年到2013年,随着下游汽车、3C等行业需求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国内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销量开始超过万台,一些内资集成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开始谋求向中上游拓展。
         2013年到2017年,国家对机器人的支持补贴政策密集出台,汽车、3C电子行业景气度高,长尾市场也逐渐打开,终端用户使用机器人的意愿大幅增长,5年来的年均增速达到了43%,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销量呈爆发式增长。
         2018年到2019年,由于国家补贴的减少以及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汽车、3C电子等机器人下游应用行业发展受限,机器人需求增速放缓。
         2020年疫情爆发,整体经济受到打击,不过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需求开始反弹,同时伴随着新能源等行业的大力发展,国内工业机器人增速再次抬头,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237068台,同比增长19.1%。
          2021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9月总产量达到26.87万套,同比增长57.8%,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仍将保持超过35%的高速增长。
          主要逻辑有:一是人口红利褪去,用工成本持续增加;二是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需求;三是工业机器人规模效应凸显,性价比提高;四是工业机器人技术更加成熟,应用领域增加;五是国产替代的加速。
          全球对机器人行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此前央视财经曾报道,202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0亿元,预计到2030年,该数字将扩大十倍,达到26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万亿元。
          在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2021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839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445.7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突破589亿元;另外德邦证券研报显示,到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约638亿人民币)。
         从供需上看,国内工业机器人稳定增长,2015-2020年,产量由3.3万台提升至23.7万台,年均增长率达48.3%;销量从6.9万台提升至17万台,年均增长率为19.8%;出口方面,2015-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出口量由1.2万台提升至8.1万台,年均增长率为46.5%,出口量在全球占比由4.6%提升至20.4%,增长约16个百分点。
           从安装量上看,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工厂运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创纪录的943000台,增长了21%,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在2020年,全球新设工业机器人38.35万台,疫情之下也同比增加0.5%,主要得益于中国需求的大幅增加,有超过40%的新型机器人,约16.84万台被设置在中国工厂。
          从营收规模上看,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531.7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利润总额17.7亿元,同比下降26.9%,总体利润率较低,此外,从今年以来的数据上看,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净利润依旧在持续降低,市场增大、利润不足的情况短时间难以缓解。
          从应用分类上看,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在持续拓展,非汽车领域应用占比逐步增加。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占比降到了29%,3C电子行业为23%,金属制造领域超过了12%,锂电、食品领域应用分别超过了5%。
          未来工业机器人应用将继续拓展到更多行业领域,《全球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行业,占比36%,其次为能源行业,占比22%,再次是轻工业,占比11%,除此之外,其余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渗透率普遍偏低,而工业互联网的前提是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因此从这一角度上看,未来中长期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同样强烈,足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增量。
          如今,在中国的内外资工业机器人企业都在努力扩产,据统计,目前四大家族在国内实现的年产能约为15万台,最晚到2025年,产能将超过50万台;而国内工业机器人主要供应商目前实现年产能约4万台,预计到2025年产能将达到25万台。
          今年以来,工业机器人获得了资本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领域就发生了70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额超过了125亿人民币,已经追上了去年一整年的融资金额,创下又一个融资巅峰记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