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成功推动自动驾驶功能只是第一步,如何引导用户正确使用自动驾驶

   2022-05-20 工业品商城91
核心提示:在过去几年里,虽然有很多车企宣称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L3,但真正敢扛着L3大旗进行新车销售的整车厂几乎没有。这背后,政策的不允许是很关键的一方面。比如曾经宣称是“世界上首款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的奥迪A8,就因为全球范围内缺乏针对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框架,于2020年4月最终宣布放弃搭载L3。 但这并没有影响其
          在过去几年里,虽然有很多车企宣称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L3,但真正敢扛着L3大旗进行新车销售的整车厂几乎没有。这背后,政策的不允许是很关键的一方面。比如曾经宣称是“世界上首款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的奥迪A8,就因为全球范围内缺乏针对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框架,于2020年4月最终宣布放弃搭载L3。
          但这并没有影响其他车企对这项技术的热情。日前梅赛德斯-奔驰就宣布其L3自动驾驶系统通过了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KBA)严格的技术条例审批,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联合国法规UN-R157认证的汽车企业。该系统将于2022年上半年随着全新奔驰S级轿车以及后续的EQS车型一同交付给德国的终端用户。这意味着,曾经奥迪没有做成功的事,就要被奔驰做到了。
         据梅赛德斯-奔驰官宣信息,其L3功能将通过智能领航系统(Drive Pilot)来实现。该系统将能够在交通高峰或拥堵期间,在宽度适宜的德国高速路段,以最高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启用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模式。
         为实现这些功能,奔驰的智能领航系统搭载了数量众多的传感器,包括4枚360度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以及位于前格栅中央的1颗前置远程雷达、1颗激光雷达,和分布于车身四角的4颗毫米波雷达等,并还引入了高精准定位系统,以提升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而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驾驶的可靠性。
         智能领航系统的控制按键位于左右拇指凹槽上方的方向盘内圈处,驾驶员激活智能领航系统后,系统根据设定,可保持或调整车速和车距,将汽车稳定控制在当前车道,并参照规划路线、实时路况和交通标志行驶。
         另外该系统还可通过独立完成车道内的避让或制动转向等操作,及时响应意外交通状况,从而有效缓解驾驶员的压力。当系统启动,驾驶员可以在中央显示屏进行网购或查阅电子邮件等操作。
         这既是奔驰L3系统的使用条件,即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奔驰的智能领航系统才可以成功开启,也可以看做是奔驰的免责声明——如果系统没有满足这两个运行条件,用户仍然开启了该功能,一旦出现事故,奔驰将可以免责。
         而对于不符合系统运行条件,但该功能仍然被“强制”开启的,车辆将发布预警提示驾驶员接管,据此前公布的信息,奔驰给予驾驶员的接管时间为10秒时间。如果驾驶员因严重健康问题等原因,在多次紧急提示后,仍未能在有效接管时限内及时接管汽车,该系统会控制汽车逐步减速,直至静止状态,同时亮起危险警告灯。一旦车辆停止,梅赛德斯-奔驰紧急呼叫系统将立即启动,汽车门窗自动解锁,方便救护人员进入。
         根据奔驰的规划,首批配备智能领航系统的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最早将于2022年上半年在德国交付给客户,另外全新EQS车型也将搭载智能领航系统。
         言外之意即,除德国以外的其他市场,想要销售奔驰的L3新车,还得再等等。不过或许有一些例外,据悉,目前UN-R157法规的缔约国有欧盟国家、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这意味着这些市场也有望率先销售奔驰的L3新车。除此之外的其他市场,确定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破冰。
         不过奔驰虽然说的明明白白,最终用户到底听进去了多少现在还不好说,毕竟现在因恶意滥用或者误用驾驶辅助系统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对于L3这样本身概念就存在争议、对于驾驶权交接有严格要求的技术,要让用户真正理解系统的使用边界,并顺利接管,本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用户一旦对某项技术形成依赖,其实也会引发滥用。前华为自动驾驶负责人苏箐就曾在人工智能大会上提到,用户在面对新技术时,最开始倾向于完全不信任,而在试用并感到满意后会完全信任,而事故往往从这个阶段开始发生。特斯拉的很多事故就是这样产生的。
         正因为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开始关注对用户的教育,比如小鹏汽车近日就正式推出了“XPILOT智驾分”,以帮助车主更好地了解辅助驾驶功能,并规范使用。另外,今年8月份工信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也将用户教育列为了重点,指出企业生产具有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明确告知车辆功能及性能限制、驾驶员职责、人机交互设备指示信息、功能激活及退出方法和条件等信息。
        由此可见,车企成功推动自动驾驶功能只是第一步,如何引导用户正确使用自动驾驶,也将是整车厂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