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传统的OEM又或者是tier1/tier2,还是新入局的新势力。想要在这一场汽车产业大变局之中占据一席之地,除了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之外,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始终在这条赛道处于前沿位置才是其根本。
盖世汽车作为产业的瞭望者,也将在2021第二届中国汽车动力总成电气化国际峰会上就电驱动总成问题,邀请了国内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一次行业内深入的探讨。
对于OEM而言,先有长安汽车提出七合一电驱动系统,后有比亚迪顺应电驱动总成集成化这一趋势,创新性地集成了八合一电驱动系统。
在细分模块中,DC-DC变换器负责将新能源汽车中低耗电用电器与高耗能用电器之间的转换;车载充电机在交流充电时,将外界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动力电池充电;高压配电单元PDU负责电源分配与管理。他们对电驱动的续航能力,电能转化能力,电量分配能力和安全性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专注于电驱动系统、车载/非车载充电系统、配电系统的天际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汽车充电、续航和安全领域发展的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高压接插方案和新能源车传感方案的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以及在电驱动总成提出热管理方案的马勒集团,将就电驱动总成在细分领域遇到的技术难点与突破进行分享。
同时,电控模块中功率器件的高压化作为另一发展趋势,SiC器件相比传统的IGBT,频率更高、开关损耗更小,可以让电驱动系统在高温、高压下保持高速、稳定运行。那么SiC器件在电动汽车电驱动市场该如何应用,也成为了业内技术讨论的焦点。罗姆半导体、英飞凌、法雷奥西门子等公司也将各显神通,提出他们的见解与方案。
我国拥有最大的汽车市场,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只有不断培养跨学科的研发团队,创新迭代前沿的技术、提高产能利用率与拓宽下游用户市场,中国汽车才能呈现旺盛的生命力。
近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多元利用。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利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双碳”目标驱动下,氢燃料电池汽车得到更多关注。
以氢气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零排放、耗能小等特点。与锂电池电动车相比,而氢燃料可以直接作为汽车动力来源,且加氢方便快速,平均5-8分钟就能加满。续航足、加氢快、绿色环保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特点。此外,氢能源最大的优势就是可再生。除了工业副产品制氢外,还可通过煤制氢以及利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
如今,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零下30摄氏度极寒环境下的储存和冷机启动以及开启暖风空调场景下300-450公里的长续驶里程。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冬奥会中,这些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为张家口赛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补充低温带来的续航缩减、补能焦虑的影响,助力绿色冬奥。
自2019年,氢能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9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提出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等多个支持政策。在政策支持下,全国多地加快氢能发展。目前,北京、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相继出台氢能扶持政策,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模、企业数量等方面入手。
同时,各地还出台了不同程度的氢能补贴和奖励政策。例如,北京在运营环节给予加氢站每千克氢气运营补贴;燃料电池汽车按照中央与地方1∶0.5比例安排市级财政补助。上海、重庆、河南等地近期也陆续出台氢能地方补贴政策。
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2.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在全球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氢能不仅是可再生能源,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