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消失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2022-05-25 工业品商城87
核心提示:在高速运行的生产流水线上,任何一个工位的延迟都会影响整条线的效率,所以,生产管理者必需保证各个生产环节物料高效和稳定的供应。目前移动机器人速度能达到每秒2米,能够提供高效的物料输送。而在工业4.0的模式下,生产线可能要频繁变换产品的种类,柔性化的生产线是必备的,移动机器人能够自主规划,实现点对点的搬运,
         在高速运行的生产流水线上,任何一个工位的延迟都会影响整条线的效率,所以,生产管理者必需保证各个生产环节物料高效和稳定的供应。目前移动机器人速度能达到每秒2米,能够提供高效的物料输送。而在工业4.0的模式下,生产线可能要频繁变换产品的种类,柔性化的生产线是必备的,移动机器人能够自主规划,实现点对点的搬运,其在柔性化制造业中的场景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目前,移动机器人在车间中的应用场景有好几种。首先是料车搬运,例如移动机器人将配料运输到库区进行存放,或者送到集配区进行人工或者自动分拣,然后拉到上料点进行待命,整个过程在监控下进行,运营者可以灵活调整和优化设备运行路径,以达到更高的使用效率。
       人口红利消失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传统制造业将失去优势,而基于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下的智能制造模式将是未来工厂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快速变化市场的需求,传统工厂必需向智能工厂转型,进一步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柔性化,以达到灵活处理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任务,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生产线的效益最大化。
       未来的工厂会大量使用机器人,但并不完全是机器换人,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人化的生产线还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人机协作将是未来制造业的大方向,机器人将协作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
      “人类出现的历史已经有很多很多年了,计算机出现才100多年。那所谓‘碳基’的生命,怎么更好的有机的与现在‘硅基’的智能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让人激动的挑战。”
      “站在医学本源的一个角度,我们大脑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大脑的潜力就一定不如计算机吗?我想这个问题可能今天没有一个人敢给出绝对的回答。未来我们需要去思考的可能是怎么把我们植入的芯片与我们的大脑能够有机的融合起来,而不是塞一个芯片进去就代替了人类。”
       “在科幻里面有很多人与机甲合二为一的场景,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很本质的问题,就是我们计算机的信号程序语言和我们大脑的电信号,到底是不是同样的电信号,以及到底能不能交互。而脑机接口这样技术的发展其实是反向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大脑。”
       近日,一则由红杉中国合伙人杨云霞、博睿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胥红来以及著名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三人作为嘉宾参与,以脑机接口的应用与未来为主题的的谈话视频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开来,使得脑机接口与脑科学这样一个原本略显晦涩与科幻的概念,再次受到关注。
       9月16日,科技部正式发布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共计59个研究领域和方向志着酝酿多年的中国脑计划项目已正式启动。
       产业端,包括博睿康在内的一批以脑机接口、脑科学为主要领域的公司在近两年时间里先后宣布完成大额融资,以加快侵入式/非侵入式等多种脑机产品的开发进程。
       而一批对于前沿技术具备敏锐嗅觉的投资机构也已经开始了动作。11月17日,红杉中国在上海张江宣布其首个智能医疗加速器正式启用,其中便包括以与脑科学领域科研院校、临床专家深度合作为特点的红杉中国脑科学孵化中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