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由于企业发展缓慢,员工待遇不高,致使该厂技术人员流失严重,曾一度被称为沿海城市的“人才培训基地”。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厂多管齐下,在提高科研技术人员生活待遇的同时,以事业留人,让年轻的知识分子进厂后有事做,做成事。1996年进厂的大学生饶兴桥现已成长为该厂陀螺误差补偿方法和软件编制的专家。今年35岁的副总工程师王舒宇在航天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小有名气,已成为航天集团公司级技术与学术带头人,该厂还选送他们带职读国家重点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对政治过硬,业务好的年轻知识分子,让他们担纲领衔,该厂目前的中层干部中,35岁以下的青年知识分子占了36%。依靠他们的技术创新,该厂成为贵州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每年的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创造的产值占了60%以上。
井冈山仪表厂是科研结合型企业,产品技术附加值高,加工难度大,针对操作工人在企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现实问题,该厂努力打造“技术型”工人队伍。该厂每年开办各种培训班,培训中高级技术工人,对一些特殊工种的操作工人还送出国培训学习。此外还经常开展“拜师学艺”、“导师带徒”、“青工技术大比武”等活动。这个厂还坚持每两年进行一次技术工人职称评聘,一些30岁左右的青工也能破格当技师,高级技师可享受与高级工程师一样的技术津贴,技师则享受高于工程师一倍多的技术津贴 ,工厂还安排他们分批旅游度假,在分房等方面享受与中层干部一样的待遇。 这批由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制造的DJ1型电力机车是七月二十九日落户西安铁路分局宝鸡机务段的,担负着宝(鸡)成(都)铁路秦岭北段客货列车的牵引运输任务。该机车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智能分析操作系统,机车运行中全部程序由微机管理,智能化程度高,牵引功率为六千四百千瓦至七千0四十千瓦。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前,德国DJ1型电力机车在宝成电气化铁路经过一年多的试用,性能可靠,故障率低,起动速度快,智能化控制系统使机车故障诊断、机车自我保护和故障记忆存储等功能更加完善,既节省了能源,又利于环保,在秦岭北千分之三十的大坡道上运行时速达六十公里,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宝成铁路全长六百七十六公里,北起陕西省宝鸡市,与陇海铁路、宝中铁路相接,南抵四川成都,与成渝、成昆铁路接轨,是沟通中国西南和西北的重要铁路干线。宝成铁路沿途地势险峻,百分之八十为山岳地区。宝鸡至秦岭路段峰岭连绵,有四十七个隧道、五十八座桥梁,曲线半径小于三百米的路况达二十三处。
一九五六年中国铁道兵和数万名筑路大军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奋战,终于奇迹般地打通了秦岭,建成了宝成铁路,把古人的幻想变为现实。一九七五年宝成铁路全线实现电气化改造后,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一九九九年年底,宝成复线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后,客车通过能力由每天四十三对增至七十八对,年货运能力由一千一百五十八万吨提高到五千万吨。
“十五”期间,用户需求的感应式电能表的使用寿命将逐步达到28~30年,并具有6倍以上的过载能力,单相电子式电能表、电卡式预付费电子式电能表、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将是主要需求目标。采集中自动抄表系统对各用户实行远程抄表是一种趋势,自动抄表系统的需求也将上升,高精度电能表主要应用于关口点或网口点,但因其技术含量较高,目前大多从国外进口。安装式电表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结构和精度上。因此,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水平,补齐品种和规格是当前的首要工作。
市场对精密电表的需求将趋于萎缩,便携式电表整个需求也将减少。对该产品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仪表外观、结构设计、扩大应用领域、提高可靠性等方面。数字仪表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可靠性。
目前,国内的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全行业处于微利状态。但一些高技术含量产品(如电子式电能表等)的性价比与老产品的相比将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未来几年,国内市场对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年需求量将维持在6000万台(套)左右。其中,电力部门需求5400万台(套),其他部门需求600万台(套)。从产品结构上看,电能表产品需求4800万台,安装式电表产品需求700万台,便携式电表需求250万台,数字仪表需求150万台,其他仪表需求100万台。各类产品的需求结构亦在变化,电能表产品中的电子式电能表比重将逐步加大,从“十五”初期的200万台到末期预期可达1200万台。安装式电表,便携式电表、数字仪表的技术含量亦将增加,产品水平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