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业内代表委员认为,“中国目前出现的能源问题更多的是“瓶颈”,而非“危机”。”能源的紧张是相对的,而非绝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日益增加,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能源人均短缺,结构、分布极不合理。由于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的限制造成的能源浪费、环境污染成为日益凸现的问题。因此,能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需要一个统筹的过程。
随着中国经济和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汽车、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发展迅猛,而这些行业恰恰是单位复加值能耗很高的行业。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水平高出很多,一些重要耗电耗煤行业单位产出的能耗也高出很多。具体来说,我国生产每度电的耗煤量和每吨钢的耗能都要比国际水平高出20%,水泥生产更要高出30%~40%。作为一个每年新建建筑物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建筑物能耗也比国际水平高出2~3倍。因此,解决能源问题,首先就是要降低能耗。
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能源开发、生产、加工环节的效率、减少浪费;要采用节能、降耗、节水、环保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改造或淘汰消耗高、污染大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而其中,自动化企业机会巨大,最直接的就是变频器生产企业。从上游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到能源输送以及发电,到下游的石化、钢铁、汽车生产直至后期的水处理、环保,无所不及。
变频器产生的最初目的是速度控制,应用于印刷,电梯,纺织,机床和生产流水线等行业。而目前相当多的运用是以节能为目的。由于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很低,而中国的能源储备相对贫乏,因此国家大力提倡各种节能措施,并由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在2001年制订了《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着重推荐了变频器调速技术。在水泵、中央空调等领域,变频器可以取代传统的通过限流阀和回流旁路技术,充分发挥节能效果;在火电、冶金、矿山、建材行业,高压变频调速的交流电机系统的经济价值正在得以体现。
目前,包括AMP、Molex、Berg、Amphenol等国际巨头在内的全球知名厂商几乎都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内地。中国大陆现在从事连接器生产、加工的企业达600余家,从业人员20余万,其中外资企业超过一半,以欧、美、日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厂商为主,余下企业大都属中小规模,生产中低端产品。此次在深圳合资的美国泰科是全球最大的电气、电子元器件制造商,2004年营业收入118亿美元,在全球500强中排名第47位。 近两年,中国信息家电、通讯连接器行业发展最为抢眼,美国泰科便把经营触角延伸至此,谋求在中国的全方位布局。此次与深圳得润合作,是他们在中国建的第七个大型连接器生产基地。
美国泰科也公开表示,此次合作是该公司调整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将借此把家电、通讯连接器作为其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发展重点。同时,此举可使它绕开建厂、试产、批量生产、开拓市场的传统套路,在短时间内通过“借鸡下蛋”,迅速做大规模,就近叩开中国市场主流企业的大门,并在降低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等方面直接受益。美国泰科现正打算将研发等核心业务转移至中国内地,以求实现在中国的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