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以孙汉旭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开发出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创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球形机器人。北京大学相关机构对球形机器人进行了全面查新,结果表明,目前该结构的球形机器人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属创新性研究。
球形机器人是20世纪90年代机器人研究界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北京邮电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研制的球形机器人采用了一种全新、高效的内驱动方式,球形机器人能自如地完成直线、圆弧运动,运动速度达到了3m/s,能够爬上20度的斜坡,并且能够实现原地自转。在静止状态下球形机器人能够沿任意方向启动运动。球形机器人外壳全封闭,没有导线在外裸露,不易被障碍物挂住或挂断导线,使机器人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增强;外壳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为驱动力,没有被动摩擦轮,运动效率高;外壳与地面接触面小,对路面条件要求低,适应环境能力强。这种球形机器人用最少的自由度,以欠驱动的方式实现了球形机器人的全方位运动。这种球形机器人在教学、科研、野外作业、民用运输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反恐及其它尖端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为此,中国科技部高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等知名机构联合发起筹办“第三届(2005)中国嵌入式技术应用高峰论坛”,而作为中国嵌入式领域的领导厂商——研祥公司自然成为本次论坛的主角;它将联合众多国内外嵌入式领域的知名厂商,诸多业内精英,共同打造一次融合了嵌入式领域尖端行业技术、最新科研成果、前沿行业资讯的技术盛会。
本次论坛将针对目前嵌入式领域热门的3G技术、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机器人、企业信息化、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作更多的推广和进一步的研讨。
一是新技术普遍应用。普遍采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数字信号处理(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及表面贴装技术等。
二是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在重视高档仪器开发的同时,注重高新技术和量大面广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注重系统集成,不仅着眼于单机,更注重系统、产品软件化。随着各类仪器装上CPU,实现了数字化后,软件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今后的仪器设计归纳成一个简单的公式:仪器=AD/DA+CPU+软件,AD芯片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在经过软件处理变换后用DA输出。
三是产品开发准则发生变化。从技术驱动转为市场驱动,从一味追求高精尖转为"恰到好处"。开发一项成功产品的准则是:满足用户明确的需求;用最短的时间投放市场;功能与性能要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