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位参与这种新型机器人制造工作的科学家介绍,RunBot由一套并不十分复杂的程序控制,其行动原理完全来自自然界。事实上,RunBot上安装的计算机就好像人体和动物体内负责肌体反射活动的那部分神经系统。与其他大部分双腿机器人大量使用电子元器件不同的是,RunBot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传感器的用量。目前配备的传感器只在两中情况下发挥作用,即RunBot的腿部触觉地面和其双腿前移时。
需要补充的是,RunBot使用的程序能够帮助其不断通过自学来完善行走技能。在试验过程中,RunBot成功地将其行进速度提高了三倍。不过,目前RunBot还无法保持平衡。因此,科学家们准备在今后的改进工作中为其加装一种特制的辐条,以帮助其保持稳定。研究人员未来还将设计一种能够完全独立运动的机器人。
金属切削刀具和机械量测仪器统称工具,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关键和基础。以往,中国由于技术装备落后等原因,在精密工具应用上一度受制于人,先进刀具和精密量仪主要依赖进口。为此,近二十年来国家连续投入大量资金,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攻关,并成为国家“八七三”计划的重要科研工程。
该中心主任、成都工具研究所所长罗德福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心在新型刀具材料、刀具材料表面改性工艺、齿轮量仪等方面的成果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经过不懈努力,现已“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工具生产装备,建立了产业化基地,使中国精密工具在研发、工艺装备及产业化能力方面整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些成果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几年来,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众多项目,迄今已完成了四十项课题的开发研究。其中承担的“高速加工工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锥齿轮局部互换性研究”、“数控加工高效工具系统和典型工艺技术”等几十项研究成果通过国家及有关部门的验收。现在该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技术研发能力最强的精密工具研发生产基地。
“双频激光干涉仪”是中心自主开发的核心产品,现在国内也只有该中心才有这项技术、才能生产这一设备。它的研制成功改变了中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副总工程师晁刚自豪地介绍道,“仪器的多项功能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检测分辨率达到零点零二微米,检测长度可达二十米。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得多,在国际上,这仪器可与英美等国的同类产品一决高低!”
在精密仪器调试间,工作人员轻点按钮,固定在一个检测平台上的汽车齿轮快速转动起来,旁边的计算机屏幕上数字在飞快地跳动。短短十多秒,测量结果便显示在计算机上,旁边还有测量值和允许偏差值,让人一目了然。而在过往,由于进口检测仪器昂贵,国内汽车齿轮检测速度慢,致使一些汽车厂家无法实现齿轮百分之百的检测,只能进行批量抽检,因而无法保证全部齿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