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的时间飞速而过,我们可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厂商、集成商在使用带以太网接口的产品,随着以太网设备(集线器、交换机、收发器等)的价格走低(每年约下降10%~15%),以太网方案会有更大的市场。
“一网到底”并非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比如施耐德电气已经提供了从上至下的以太网方案。但对用户来说,满足他们的需求未必就一定要一个单一的统一网络实现。用户不希望在所有的项目中,使用同一厂家的产品;同时,为了保护已有的用户投资,也没必要使用同一种网络;这就有了不同网络的互连问题。目前有很多厂商提供不同网络的连接解决方案,例如施耐德也提供从Modbus和Modbus+到以太网的网关产品,就是要满足用户的这类需求。
最近几年,各个厂商在工业以太网上做了巨大的投资和研发,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比如:IEC已经通过了14种推荐的工业以太网标准。所以,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选择不同的以太网协议和相关的产品,而且不同的以太网产品可以在同一个以太网上共存。
罗克韦尔自动化 CIP工业网络工程师何华先生:将以太网用于工业场合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罗克韦尔自动化是第一个将以太网用于工业场合的自动化公司。据ARC的统计,2004年,EtherNet/IP在工业以太网的市场占有率为25.4%,领先于其他众多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现在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工业以太网,它基于标准TCP/IP以太网和通用工业协议(CIP)来解决实时性、功能安全、确定性和稳定性。例如,通过CIP Safety来解决网络的功能安全,通过CIP Sync来解决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正负100 ns),通过CIP Motion来满足更高实时要求的分布式伺服控制,并且,结合成熟的以太网络安全技术和系统来构筑EtherNet/IP的网络安全。罗克韦尔自动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提供整体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工业以太网在一些行业的应用上已经真正实现了一网到底,但对于另一些行业,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将会并存多年。网络故障的快速恢复、本质安全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以太网全面应用的主要障碍,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以太网将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并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由于工业以太网的众多优点,特别是IT的无缝集成以及传统现场总线无法比拟的带宽,工业以太网在未来的5年估计将会有每年30%~40%的复合增长率。在中国市场,也将会有更大的增长率,但是实现这个增长可能会比全球推迟2~3年,在最初的2~3年也可能会有20%以上的增长。
务部部长王习庆先生:我认为工业以太网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应用广泛;成本低廉,目前,其网卡的价格只有CONTROLNET等专用网卡的十分之一或更低;通信速率高;软硬件资源丰富;可持续性强,人们已自然地接受以太网这种通信方式,由此会吸引大量的技术投入,也就保证了以太网技术会得到更加快速和持续的发展;兼容性好;工控厂家的广泛支持和应用。由于以上原因和技术进步,无论是国外知名的DCS厂商还是PLC厂商,出于各方面的因素的考虑,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工业以太网产品和网络体系,以适应市场需求;并且也在技术上加以改进,以使其适应工业控制方面的要求。
另一方面,工业以太网技术的不足在于:缺乏统一的工业以太网硬件标准,在工业以太网线缆,接插件等方面均无统一标准;无统一的工控的应用层协议,由于以太网技术规范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在其上的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目前以TCP/IP协议为主。
而在与用户应用程序接口的应用层协议中,数据结构等特性不适应工控的实时通信。因此,还要有个统一的应用层规范;实时性控制,虽然目前以太网的发展取得了本质的飞跃,产生了高速(100M)和千兆以太网,并且广泛采用交换机和全双工、信息优先级等技术来避免冲突和碰撞,改进容错技术等。但在应用过程中,还是要求谨慎地控制和核算系统的负荷,应控制在25%以下,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