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国内工业以太网市场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2022-06-22 工业品商城105
核心提示:首先是应用层协议的统一。目前不少人认为工业以太网的应用层协议将来的发展可能会是多个标准的集合,就像现场总线国际标准一样。但是对于一个企业,它可以指定惟一一种标准协议,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网到底。第二,一网到底需要做到实时域与非实时域的隔离;一网到底意味着企业网络与工业网络直接连接,企业网络对实时性的要求

首先是应用层协议的统一。目前不少人认为工业以太网的应用层协议将来的发展可能会是多个标准的集合,就像现场总线国际标准一样。但是对于一个企业,它可以指定惟一一种标准协议,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网到底。

第二,一网到底需要做到实时域与非实时域的隔离;一网到底意味着企业网络与工业网络直接连接,企业网络对实时性的要求不高,而工业网络有比较高的要求,甚至专用的实时协议还包括一些特别的报文。为了保证实时域与非实时域之间、一个实时域和另一个实时域之间不相互干扰,必须对实时域与非实时域进行隔离。比如一个Powerlink的实时网络在连接到上一级网络时必须采用EPL网关,这个网关对于以太网协议是透明的,只是将实时报文和同步信息限制在实时域中。

第三,一网到底必须考虑网络安全。在工业网络与企业网络之间、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之间、企业网络和INTERNET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赫思曼公司从2004年就推出了七层解析的完全状态工业级防火墙,该防火墙已经增加了卡巴斯基防病毒引擎,2005年已经在扬子BASF安装了21台,满足了需要“一网到底”的企业对于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研华工业自动化事业群工业通信产品经理邓敏女士:目前看来,要实现企业真正的工业以太网“一网到底”,确实存在一定的障碍,比如实时性,以太网存在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竞争网络资源的情况,但是随着以太网交换机的引入、合适的调度策略的应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现象并可能最终得到解决。还有多播的问题,目前也有公司开发了一些协议,比如CGMP(思科组管理协议) 、IGMP Snooping(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窃听)和GMRP(GARP多播注册协议),来解决此问题。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加现实的是现有底层智能仪器仪表的开发或者改进,使之能够支持以太网接口和TCP/IP协议。以太网在工厂底层的应用,依赖于大量支持以太网接口和TCP/IP协议的底层智能仪表的出现。它们主要完成对现场设备的工作和状态参数的采集,并通过网络接口与高层网络进行通信,除此之外,还应支持HTTP、FTP和工业以太网应用层协议等,以便通过互联网和企业网对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

由于目前企业内传统仪器仪表占绝大多数,这也是“一网到底”的瓶颈之一,一些公司已经开发出以太网接口模块,比如研华公司的工业通信产品线中的端口服务器系列如ADAM-457×/EDG-450×可以把支持串行通信的传统设备直接连入以太网;除了支持虚拟串口传输方式,还支持TCP/IP协议。

我相信随着工业以太网技术问题的逐步得到解决,企业的现场设备和仪表支持以太网接口和TCP/IP协议的改造成功,“一网到底”似乎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最后,工业以太网产品必须与其他联网设备集成才能真正发挥技术优势,已经有一些大厂商在着手推出“工业联网解决方案”,研华公司作为知名专业的工控企业,提出了“Connect to the eWorld”以及“Ethernet links anywhere”的工业设备联网解决方案。

MOXA华东区工业以太网业务主管马锋先生:我们今天可以看到许多在两三年前按兵不动的厂商已经纷纷推出自己的工业以太网产品,如西门子、Phoenix Contact等。据业内著名的市场调查公司美国ARC Group针对国内工业以太网市场提供的报告称,2002 ~2007年间,每年的工业网络接口递增率高达84%!而2003~2008年间,与工业以太网紧密相关的DCS产品和PLC产品的市场容量年增长率分别高达15%和14%。可以说在2004年以前,国内工业以太网的市场还处于开发初期,其概念和产品对国内用户来讲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用户对产品的选择相对保守。在进入2004年以后,用户渡过了最初的接触期,对此类概念已逐步了解掌握,对产品及方案的选择趋于多样。而在进入2006年以后,整个市场步入了快车道,将呈现出更快速增长,我个人预计这种增长有可能是井喷式的增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