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日本国内高昂的生产成本,日本纺织产业越来越注重实施海外战略。目前日本中小型纺织厂商纷纷进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设厂,日本著名的峻阜地区纺织企业几乎都先后将其国内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中国的上海、江苏南通以及苏州等地,中低档面料在中国采购,高档面料及辅料则采取来料加工复出口的方式进行,在当地雇用的员工已达2万人。许多日本大型纺织生产企业都计划进一步扩大海外生产线,实行从生产到零售的一条龙经营方式,避开日本国内复杂的流通环节,自行组织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日本近年对中国纺织业投资开始大幅增长,日本纺织企业的对华投资开始转向在中国建立加工厂及销售点。2005年9月,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在上海闵行紫竹科学园区成立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同时对财通总公司用于纤维研究的科研设备加以扩充,使东丽公司在上海、南通两地进行科研设施的建设费用达到1.2亿元人民币,这是迄今为止纺织外企在中国设立的规模最大的科研公司;日本TAKEDALACE公司已经在浙江宁波设立宁波武田纺织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拉舍尔编织机,主要生产拉舍尔经编蕾丝,宁波武田是日本TAKEDALACE公司的第5个海外生产基地;2005年,日本最大的纺织品生产企业Toyobo在中国浙江嘉兴地区建立针织类生产基地,预计产品销售市场包括中国本地及出口;世界领先的合成革生产商-日本可乐丽有限公司与中国浙江合新工业有限公司创建合资企业,生产并营销人造革。该公司拟在浙江嘉兴市亚太工业区建造工厂,每年将生产400 万平方米的合成革。
纤维动态张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纤维产品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后加工,而我国对如何准确地测量动态张力及其仪器的研制起步较晚。杨定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早在1985年,我们就开始率先研制新颖的大量程、高精度的动态电子张力测量仪。当时,学校的科研用房十分紧张,我和我的两名助手主动向领导提出把研究场所搬到地下防空洞。就这样,我们在防空洞里一呆就近半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课题组终于在长期不见日照的防空洞里,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高精度大量程电子张力测量仪。”经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该仪器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后来,该项目先后获得了一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原纺织部科学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去年,该项目还被批准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项目等级A级),并被科技部列为国家863项目。目前,杨定海和他的课题组已研制完成全系列的高精度电子张力测量仪,提供给民用、军用单位使用,获得广大用户好评,并荣获了上海市优秀发明产品推广实施金奖。
据杨定海介绍,如何精确地测量和控制纤维长度,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纺织及化纤行业。为此,杨定海和他的课题组毫不犹豫地承担了该项科研攻关任务。他告诉记者,课题组成员经常放弃星期天休息,一起到制线厂现场设计、研制和调试新颖机电一体化的电子制线数控仪。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攻关,最终达到了设计要求,测量和控制线长精度远优于国家标准。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仪器确实解决了制线行业精确测量和控制线长这一困扰行业数十年的瓶颈技术。该成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和全国优秀发明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