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进一步鼓励IC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新政策有望在今年底之前出台。此外,国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将软件与集成电路发展纳入法制轨道,此条例已经纳入今年国务院的立法规划。
据了解,国家“十一五”规划和相关的科技规划都把发展半导体产业作为重点,国家“十一五”科技规划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课题中,有2个与集成电路有关。“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通过对半导体产业的深入规划,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以应用为先导,设计为重点,加快专用设备和仪器的发展。
根据信息产业部规划,到2030年,我国半导体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占有世界市场份额8%,IC封装业进入国际主流领域。
目前面临着国家振兴东北和沿海扩大开放的历史机遇,“十一五”期间将努力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装备制造业已经开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以沈阳和大连机床集团为代表的机床工业特别是数控机床,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已经从装备制造业中脱颖而出,领先于全国,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成为能够代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龙头标志性企业。
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国外机床市场需求将继续稳中有升,国内机床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内外部环境对辽宁机床产业发展十分有利。加快发展辽宁机场产业特别是数控机床产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速培育和发展民族自主知识品牌,尽快打造世界一流机床产业高地,不仅对于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水平,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提升全国的装备制造业水平、国民经济整体竞争能力及国防实力,也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今年以来,我们对国内外机床产业发展形式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世界机床产业与世界经济均成低速成长态势,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带动世界机床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2004年,全球31个机床制造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机床总产值约为453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3%,是过去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产值前7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日本、德国、意大利、中国、美国、瑞士和中国台湾省,其机床产值占全球机床总产值的81%.日本作为世界机床的领头羊,占全球机床总产值的24%,德国、意大利、中国分别占20%、10%和9%,美国、瑞士、中国台湾省分别占6%,其他19%的份额只要分布在韩国、西班牙、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地区来看以德国为首的西欧国家机床产值约占全球机床产值的一半,以日本为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机床产值约占全球机床总产值的40%.2004年,中国、德国、日本、美国和意大利5个世界主要消费国年消费额占全球消费总额的63%左右,中国机床消费94.6亿美元,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0%,位居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因此,5大消费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世界机床行业的兴衰,中国机床消费的变化必将影响世界机床产销市场的格局。从进出口情况来看,中国、美国、德国、韩国、意大利位居世界机床进出口前五位,德国、日本、意大利、中国台湾省、瑞士位居世界机床出口前五位,中国机床出口排名第12位。虽然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但是由于特殊的行业属性,全球机床企业的机床产品产值和销售规模,基本不在世界500强之列。2005年上述总体格局没有产生重大改变。
世界高端机床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德国机床产业讲求“实际”与“实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对加工工艺研究投资不遗余力,尤以重型机床、大型精密机床著称,其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精度及使用寿命始终保持领先,在质量和性能上居世界前列。美国企业重点发展高端尖机床,生产飞机、宇航、汽车工业所需高精度、高性能、高功效、自动化机床。瑞士机床产业以中小精密机床技术著称于世,将现代电子技术应用于机床系统而见长。意大利机床企业擅长生产单台制定,产品个性化特征鲜明,机床的柔性化程度高。韩国、日本、台湾擅长生产经济实用性较强的中高档机床,其中日本企业对机床寿命设计技术独到。
世界主要机床生产国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努力维持自身的产品个性与特征。近一个时期以来,德国机床行业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但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仍达20%以上,仍然处于全球首位,60%的机床产品销往国外,国际竞争力十分明显,其最大的需求支撑是全球汽车项目的不断增加。美国自1994年到2000年,机床消费额一直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911”事件以后,国内经济始终保持抵迷,需求明显下降,但是由于美国不断调整和改进机床发展方向,注重基础科研,并提供充足经费,发展了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机床自动线,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一直领先。日本机床产销量曾经一度严重下滑,但是随着亚洲地区汽车及家电业的迅速发展,对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地区出口情况保持良好,在人才和机床部件配套方面努力学习德国,在质量管理及数控机床技术方面努力学习美国,在发展数控机床方面突出数控系统,机床数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绝对的控制地位。
世界机床技术正在向“高速、高效、复合、精密、智能和环保”的方向发展,数控机床成为当今机床市场上的消费主流。随着高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高效、精密、柔性自动化和易于实现工业复合与信息集成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加工复杂形状零件的数控机床,成为机床产业发展的主流,恋情2数控机床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装备水平,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有关人士的普遍共识。数控机床正朝着高速化、高精度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数控编程自动化、可能性最大化和控制系统小型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各发达国家对发展机床产业普遍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支持。由于机床产业的战略性地位,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分别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充足的研发经费,在注重本国人才家培养的同时,网罗世界顶尖人才,开门办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大力发展数控机床,以推进本国机床行业发展,。日本、美国、德国在具有大批量发展大型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机床的能力之后,积极发展中小型柔性生产自动化的数控机床,与此同时,大批量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面广的中档数控机床,大量出口,努力强占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实施“销地产”的发展战略,积极抢滩中国市场。近几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日趋成熟,机床消费市场迅速扩大,国际上的主要机床企业在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纷纷将投资重点转向中国,除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外,开始建立独资企业,实现本地化经营,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程度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日、美、德、意、韩及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机床生产企业,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相当数量的本土化企业,其中台湾省已经有约50%的机床生产企业在国内设立了工厂、分公司和代理机构,全国机床产值特别是高端数控机床产值中的相当比重,已经是由国外机床生产企业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