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称,今后第三方的软件工程师可以利用英特尔的“输入输出加速”工艺中的QuickData技术进行相关的软件开发,以利于提高服务器的数据交换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该技术普遍应用于英特尔的 Xeon 5100和5300系统。QuickData 可让网络上传递的数据直接进入内存,避开若干增加处理器负担的阶段,加快标准服务器网络的速度。
英特尔一直和微软、Linux业界、VMWare、以及 Linux厂商合作,针对各式各样的环境,对QuickData技术进行最佳化设计。
我国的半导体市场之所以增长迅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本身就是巨大的客户,二是在大中华区有很多的OEM厂商。但巨大需求的背后是小得可怜的生产能力。我国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在世界的排名也在40名之后,所有的半导体公司总销售额只有10亿美元左右,仅占全球份额的0.5%。
另外,我国的技术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例如芯片制造行业,全世界共有35家生产厂商,而我国只有1家,其产能仅占世界总产能的6%。微处理器芯片目前被Intel和AMD所垄断,我国无缘进入这一高附加值的行业。
世界主要的工业强国都有其高水平的仪器仪表工业。早晚要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中国,如何发展其仪器仪表工业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以资金和技术来源区分,世界上发展仪器仪表工业不外乎两种模式:一是以本国资金和技术为主,二是以外资及其技术为主。
业发达国家一般是第一种模式,发展中国家限于条件往往是第二种模式,其典型例子是新加坡。我国要成为仪器仪表工业发达的国家应走哪条道路,是否采用一种模式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作为一个已具备相当规模行业基础的中国仪器仪表工业,能否走出一条中国仪器仪表工业的兴旺之路,本国企业的兴衰始终是第一位的。国企改革的成效,民营企业水平和实力的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办企业的潜力充分发挥是本国企业的希望。中国仪器仪表工业在外资大举进入和进口激增的重压下形势严峻,但不会打散,不会溃不成军,更不会消亡。它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具有市场、人力资源和行业基础三大比较优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正在培育和已经出现具备这种规模和能力的企业。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金贤卓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去年9月通过绝缘体导电实验,首次证实科学家50多年前提出的绝缘体可以导电的猜想,在世界上率先发明了能使绝缘体导电的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绝缘体在特定温度下可变为导体。
金贤卓等人进一步开发出了高性能热感知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用于家用电器等的配用电池,并能防止它们在过热时爆炸。实验显示,手机用二次锂电池的爆炸温度为177摄氏度,而采用高性能热感知传感器的二次锂电池在210摄氏度高温下也不爆炸。另外,采用高性能热感知传感器后,二次锂电池能避免因过热而明显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