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工业化中期主要是发展重化工业,包括冶金、汽车、石化工业,而这些工业均需要大量装备。冶金工业的发展,不仅会对冶金技术装备产生极大需求,还需要各种铸造、轧制设备。化工业需要大的裂解、聚合装置。汽车工业需要各种机械加工、焊接、喷涂、检测等设备。《报告》认为,这些装备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工业化中期对能源、原材料等重化工业旺盛的需求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日益国际化的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报告》列举了两个典型领域:汽车和飞机。目前,中国每年生产的小轿车超过300万辆,但几乎没有一种车型是自己设计的,整车设计能力尤其落后。我国民航业现有1000多架大型飞机,全部是从国外进口的。到2020年还需大约1700架大型飞机,每架售价大约7000万美元,需要耗资1000多亿美元。美国有一个直升飞机制造公司,其零部件来自全球各地,但最核心的发动机、主螺旋桨和尾部发动机都是自己制造,我国只造了一个尾翼。
我国装备制造业落后的核心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由于缺少具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制造业企业,导致大量成套设备不得不依赖进口。为此,《报告》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三个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重大先进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工业母机,包括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满足机械、航空航天等工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发展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主要是先进的液压件、气动件、密封件、轴承、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
三是提高成套设备比重,尤其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重大成套设备的比重,如矿产资源的静采及露天开采设备,大型火电、水电、核电的成套设备,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的成套设备,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轧制成套设备,航空、铁路、公路及航运等所需的先进交通运输设备,污水、垃圾及大型烟道气净化处理等大型环保设备,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输水输气等大型工程所需的成套设备,工程机械成套设备等。
汽车和零部件行业:我国今年汽车工业仍处于低速增长期,但零部件产业将加速发展。世界汽车巨头预测,在2007年以前,低成本国家零部件采购额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70%来自中国。所以我国汽车业重点是大量出口,预计每年的出口量将翻番。汽车发动及零部件装备对机床的需求增加。
机械制造行业:“十一五”期间,以石化通用装备、重型冶金机械等为主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以数控机床为主的高新技术装备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装备制造业中的16个领域对数控机床有着非常大、高水平的需求。
航空航天行业:随着航空民用客机的转包生产的规模和品种的进一步扩大,航空工业的能力建设项目将全面实施,该领域将采购一大批高速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高速龙门铣床等关键设备。
船舶行业:造船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今后几年将加速发展,出口量也显著增加。船舶工业里需求量最大的是柴油机,但现在整机和零件大量依赖进口。当前国家决定在国内生产高水平的柴油机和配套零件,所以就需要大量的高档机床。
这个市场又分为两块,新建的污水处理项目一般投资较大,几亿至几十亿不等,这样的大型项目市场需要一批技术水平高、具备国际运营能力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来做,但是国内目前这样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非常少。另一个市场就是如旧厂升级改造的项目;由于国家“十一五”期间对环境保护非常关注,除了专门的污水处理厂扩大处理规模,在各个工矿企业中也会催生出一部分工业污水处理的升级改造项目,为广泛生存的小规模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带来新的机会。
从水处理行业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市场构成可以看出,工程服务在自动化系统集成中比例相对比较少。与软硬件产品比例差了有8个百分点。这可以体现出,水处理行业自动化系统集成项目比较简单,没有电力、造纸等行业复杂,因此工程服务比例有所降低;行业利润也处在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