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稳定石油、壮大石化产业、加快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的思路,大庆市继续努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支持石油公司建立“百年油田”,建设国内最大的百亿元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的同时,把发展石化产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跨越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全力建设一批新的石化项目,打造千亿元石化产业的战略规划。到2011年,石化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以上,建成以百万吨乙烯、聚丙烯、甲醇、复合肥和大型芳烃装置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全力实施新建60万吨乙烯并联改造项目,加快建设12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和120万吨焦化装置,全力打造千亿元石化产业,使之成为大庆接续产业的主极。
大庆市有发展石化工业的坚实基础。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炼化公司、大庆石化总厂、大庆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蓝星公司是石化企业的龙头。他们拥有130套石化装置,总资产434亿元,可生产500多个品牌的100多种产品,年加工原油1200多万吨。
立足于提升大庆石油石化在全国行业中的地位,立足于大庆作为黑龙江石化产业的龙头,立足于培育新的产业高地,大庆市成立了推进石化产业发展工作小组,积极谋划发展。制定了《做大做强大庆石化工业的建议方案》,提出了“调整工艺路线,做强石化工业;加快天然气开发,做常压处理;延伸产业链,做好深加工”。
近年来,大庆市不断加强石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先后扩建投产了60万吨乙烯、30万吨聚丙烯等一批重大石化项目。2006年,规模以上石化行业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年均增长21%。增加值90亿元,增长16.3%。
这样,离“1300亿”还是“600亿”。五年内,石化产业需要实现年均“120亿”的增长,大庆全市正在为此提速。关键在于新建60万吨乙烯线和新建45万吨聚丙烯装置的改造,关系到大庆石化工业的整体发展。两套装置投产后,大庆乙烯生产规模将翻倍至120万吨,聚丙烯产能将达到75万吨。届时,大庆乙烯和聚丙烯的生产规模将进入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前列。以炼化公司30万吨聚丙烯为例。2005年8月至2006年11月,15个月销售收入近30亿元。75万吨的产能,销售规模可想而知。
大庆石化工业办公室主任范友表示,随着乙烯、聚丙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石化下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将加快,产业链将得到有效延伸,产品附加值将提高。通过石化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未来几年,大庆将规划建设84个石化项目,主要以下游产品为主,总投资423亿元。
大庆石化等五大石化企业势必成为推进“1300亿元”目标的主力军,但地方石化企业也会跟风。如今,大庆人发展石化产业已经从单一项目转向产业规划和园区建设。依托大庆石化的产业基础和人才技术优势,市高新区建设了宏大和兴化园区,重点发展汽油、润滑油、聚丙烯酰胺、树脂深加工、三大石化代理等产业。大同区毗邻大庆炼化公司,依托腈纶、毛麻等原料优势,建设了纺织工业园区...大量质优价廉的化工原料,加上园区环境一应俱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据了解,目前大庆本地石化企业已发展到500家,销售收入占全市石化行业的近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