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生活用纸的需求将继续扩大。目前中国生活用纸市场增速全球第一。中国每年的卫生纸消费量约为400万吨,美国为800万吨,欧洲为800万吨。未来五年,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将占全球的一半。
中国巨大的生活用纸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但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竞争,无序砍伐、粗放利用水资源等环境问题凸显。
然而,除了一些行业巨头,大量生活用纸生产企业仍然无暇顾及“避免浪费,保护环境”这一环节。本届论文年会,仅参展企业就超过460家,比去年激增40%。中小企业数量大增,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纸制品行业更关心自身的生存,但废水排放等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广东省东莞市,造纸工业和纸制品工业的废水占该市总排放量的45%以上。一些中小型纸品厂无节制的砍伐树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虽然今年国家再次刮起环保风暴,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实施更严格的关停取缔,但生活用纸行业的困局并不能马上解决。中国的纸企肯定会面临一轮大的行业整合,行业巨头对中小企业的并购将不可避免,但这也是解决当前行业问题的第一个好棋。
全国造纸行业除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类似的情况。由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分散等原因,效率低、竞争力弱,没有富余资金购买现代化的环保设备,只能直接排放到外界,造成环境恶化。所以小造纸企业对环境的危害更大。
目前我国造纸企业多为浆纸合资企业,原料以非木纤维为主。国内木浆仅占全国纸浆总产量的10%左右,低档纸产量比例占总产量的50%左右。由于我国木材资源匮乏,草类资源丰富而廉价,长期以来生产了大量的草浆。草浆明显不如木浆。草浆纤维短,滤水性能差,含硅量高,黑液粘度大,造成吨浆污染负荷高,处理难度大。
据测算,我国麦草碱性化学浆年产量约340万吨,年耗碱量约100万吨。不到10%的碱被碱回收系统回收,超过90%的苛性钠与溶解的有机物一起排入水中。我国麦草浆COD排放量占整个造纸工业总排放量的74%以上。
造纸中段制浆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污水在企业内部未经净化,大量废水直接排放到外部,严重污染环境和水体。
造纸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环境污染得到初步缓解。目前,国家环保总局继续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造纸行业的监管。
国家将督促制定和实施以流域和省份为基础的造纸工业结构调整计划,继续关停、兼并、转移和搬迁一批影响水质特别是跨省断面水质的造纸污染大户,淘汰生产规模不经济、技术落后、管理分散、污染严重、污染无法控制或无法稳定达标的造纸企业。
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污染治理是中国造纸工业走向生态造纸工业的战略选择。国家环保总局将鼓励更多企业创建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不懈努力。
国家将探索建立排污企业环境信用等级管理制度,定期公布重点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对信用等级好的企业给予优惠,对信用等级低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和超标排污。加大对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国内造纸企业走出去,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为造纸行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造纸厂规模小,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环保都是致命的弱点。目前可以先从限制小企业的存在和设立入手。国家应继续关闭所有年产5000吨以下、达不到废水排放标准的小造纸厂,不管它们是否有化学制浆。在此基础上,关闭配额可以不断增加,以鼓励造纸行业内的兼并和收购。
目前造纸企业大多生产低档纸和包装纸,高附加值的品种和数量太少。很多造纸企业技术改造跟不上,严重落后。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迎头赶上。同时,应适当鼓励国内外资金建立符合环保标准的大型造纸厂,特别是纸浆厂。
目前造纸行业很少有企业能解决化学制浆带来的污染问题。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所有造纸厂取消化学制浆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大型的集中制浆厂或车间,可以为其他造纸厂提供市场纸浆。同时,此类企业应建立碱回收系统,废水排放应符合环保标准。
严格执法,关闭小造纸厂,让没有条件生存、污染环境的大中型企业自然消亡。
目前,中国有许多致力于造纸的速生经济林项目。这种速生经济林的种植和农民种庄稼差不多。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每年都有种植和收获。这样可以在合适的地方种植大量的速生经济林项目,同时可以就近建立大型的木浆厂,更好的解决碱回收系统的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造纸企业资质审批严格,国家限制小型造纸企业的存在和新建,而大型造纸企业和大型造纸项目的新建规模相对宽松。而且长期来看,小企业的竞争力不如大企业。因此,造纸行业的集中度会逐渐提高,具有规模效应的大企业发展前景会更广阔。
目前国内对环保要求的审查比较严格,小企业在环保问题上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而且小企业缺乏实力和资金,采购昂贵的环保设备压力太大。所以小企业和没有先进环保设备的企业会逐渐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