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被日本占据,其零部件出口总额为35.7亿美元。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只调查从海外进口到美国的汽车零部件,不包括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家。
近年来,为了降低成本,中国委托生产(外部融资)零部件的比例逐渐增加。
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等大零部件公司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不仅供应国内整车厂,还将供应范围扩大到海外工厂。
此外,基于在年产720万辆汽车的内需市场积累的规模和竞争力,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正逐渐增加对全球的供应。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国汽车(China Auto)本月18日在美国汽车工业中心底特律开设办事处,正在推进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直接供货。
目前,中国汽车公司负责供应中国奇瑞汽车70%的转向系统,最近还签署了向中国生产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奥迪汽车供应转向系统的合同。
中国奥托科技公司本月21日宣布,将在5年内将汽车零部件出口从占总销售额的4.8%提高到30%。
虽然中国本土企业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仅限于售后服务或一些低附加值的零部件,但据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出口范围将扩大到核心零部件。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年均出口增长率为54.4%,大大超过了进口增长率(29.5%)。此外,在韩国贸易协会公布的《中国53种核心汽车零部件进出口状况》中,2000年至2006年的年均出口增长率为30.3%,也明显高于进口增长率(17.5%)。
近年来,机械行业发展迅速,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近30%,净利润年均增长40%以上。2006年机械行业收入增速仍达到29.38%,利润增速为40.07%,景气度依然较高。展望未来,国内装备行业前景依然看好。未来5 ~ 10年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中国机械工业装备中国的同时,将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企业。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机械行业高增长的动力仍归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转移;二是内需旺盛;第三,进口替代和出口加速;第四,产品和技术升级;第五,制度创新;第六,政策支持等等。
预计下半年机械行业增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虽然由于投资、出口放缓、基数原因,增速可能略有回落,但行业全年增速将保持在30%左右,利润增速较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仍可承受或消化。同时,造船、工程机械、机床、冶金设备等子行业仍保持较高增速。此外,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机械行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公司的盈利能力。未来,技术进步将成为行业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全行业将承接2006年的高度繁荣。机械设备相关子行业如造船、工程机械、机床、冶金矿山设备、铁路运输设备等行业在2007年上半年的良好表现,基本印证了业内相关人士的判断。
那么,2007年下半年中国的钢铁、石化、煤炭、电力、有色、建筑等行业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从今天起,本版将陆续推出“2007年中产经济分析”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探讨和分析今年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2007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增速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同比回落4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增长43.8%,同比增长2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加快1.6个百分点。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机械行业作为制造业中的基础装备行业,上半年也延续了过去几年的高景气。
今年一季度,中国机械工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94%,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15%,同比提高1.89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2273.13亿元,增长34.7%,提高11.61个百分点;利润增幅也在40%以上。
械行业十几个子行业,一季度生产均以两位数快速增长,其中工程机械、石化通用电机、机床、电器、基础零部件等行业产值增幅均超过3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呈现强劲上升趋势。与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一季度,通用石化行业和基础零部件行业增速分别提高6.77和6.71个百分点。此外,农机行业增速回落18.01个百分点,表明今年农机行业增速明显放缓。